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闲宵静话喜还悲,聚散穷通不自知。


已分云泥行异路,忽惊鸡鹤宿同枝。


紫垣曹署荣华地,白发郎官老丑时。

欲将何物招嘉客,惟有新秋一味凉。


更扫广庭宽百亩,少容明月放清光。


楼头破鉴看将满,瓮面浮蛆拨已香。

漳滨卧起恣闲游,宣室徵还未白头。


旧隐来寻通德里,新篇写出畔牢愁。


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

人言长安远如日,三韩住处朝日赤。


飞帆走马入齐梁,却渡吴江食吴橘。


玉门万里唯言九,行人泪堕阳关酒。

忆昔君登南省日,老夫犹是褐衣身。


谁知二十馀年后,来作客曹相替人。

一日能逢几笑欢,高楼红蜡滴金盘。


吟馀陇首云初散,唱尽阳关露已寒。


不管星河渐西落,自将烟水去程宽。

淮上秋来物意闲,又乘轻舸信帆还。


一浮一没水中鸟,更远更昏天外山。


斜幅缠骹兵吏至,浓金洒纸颔珠颁。

昨日山光寺前雨,今朝邵伯堰头风。


野云不散低侵水,鱼艇无依尚盖蓬。


藕味初能消酒渴,蓼花犹爱照波红。

归去来兮,斗鸡走狗,闾巷沉浮。
叹臣之壮也,如人何事,身将隐矣,于世焉求。
四十男儿悲老大,笑那便、车前少八驺。

罢郡归兰省,还愁到帝乡。


趋朝骑瘦马,赁宅住闲坊。


命服纡春草,吟髭镊夜霜。

主人楚歌客楚舞,落日黄云雁声苦。
笑拂腰间宝剑光,美人满堂色如土。


大儿北海人中奇,小儿能读曹娥碑。

两疏父子共含香,不独家荣国有光。


剩欲展怀因问疾,孰知相对只衔觞。


年侵身要兼人健,节近花须满意黄。

篱落梅残野菜青,田间闲看鹤梳翎。


主人不到客且去,细雨南山暗画屏。

荒林野冢古原头,倚树何人识故侯。


幽僻阒寥变欢笑,针锋芥子忽相投。

上士既开天,中朝为得贤。
青云方羽翼,画省比神仙。
委佩云霄里,含香日月前。
汉朝共许贾生贤,迁谪还应是宿缘。
仰德多时方会面,拜兄何暇更论年。
嵩山晴色来城里,洛水寒光出岸边。
年长方慕道,金丹事参差。
故园归未得,秋风思难持。
蹇拙公府弃,朴静高人知。
九陌喧喧骑吏催,百官拜表禁城开。
林疏晓日明红叶,尘静寒霜覆绿苔。
玉佩声微班始定,金函光动按初来。
蝉稀虫唧唧,露重思悠悠。
静者多便夜,豪家不见秋。
同归方欲就,微恙几时瘳。
礼乐从君子,车书尽远人。
献方无异物,典属有微臣。
咫尺阶前近,要荒万里邻。
壁山昔共游璧水,别馆观光君所起。
师儒历历坐四筵,绕筵立立青衿子。
高谈道艺到虞唐,习射来观如堵墙。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古树寒花夹细莎,玳筵银烛照清歌。
城临大陆飞霜蚤,舟放中流得月多。
鼓瑟似逢湘女下,抽毫如睹洛神过。
缥缈沧波浸绿苔,仙槎摇曳见蓬莱。
登高不为重阳住,送远仍携片月来。
夹岸旌旗萦舸舰,飞空铙吹动楼台。
兹年兹夕又春阳,千骑朝天总建章。
金马并摇苍佩入,铜龙高傍紫微翔。
上间云气垂鳷鹊,池上星华潇鹔鹴。
北风倒天天河冻,长安万户走虹蝀。
使君且莫据雕鞍,主人复尔开金瓮。
四岳同悬平子愁,五饵久抱贾生恸。
君握瑶华来天关,天关夹龙振金环。
抓髯大呼夹龙走,星辰乱落供奉班。
金茎拔倒仙人掌,零落吹乱玉女鬟。
双樽行北斗,一骑望南星。
春色随君去,蘼芜日夜青。
孤柝那堪夜,垂杨不肯春。
白云何处至,吾欲赠归人。
朔雪尊前乱,西风马上骄。
胡笳中夜起,不似广陵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