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

若无三千客,谁道信陵君。

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常爱武陵郡,羡君将远寻。
空怜世界迫,孤负桃源心。


洛阳遥想桃源隔,野水闲流春自碧。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武川道馆白云间,萧散真宜羽客闲。


丹侣有情开药灶,青童应在守萝关。


冈头叱石成羊起,花下吹笙驭鹤还。

甲第初成,持杯酌酒来相庆。
棣华辉映。
相对开三径。

一岁一归宁,凉天数骑行。


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


纵猎旗风卷,听笳帐月生。

偃室留千载,下城又一时。


非公人不至,学道孰相期。


烹小同鸡邑,歌弦异茧丝。

万垒西风接暮秋,楚天城郭暂淹留。


楼台寂寞仙人去,环佩凄凉帝子愁。


过雁定传衡岳字,啼猿初系洞庭舟。

观风曾从使君车,改调重来宪府书。


宿桨暮吟彭蠡雁,香粳朝饭武昌鱼。


九秋天阔鹰鹯迅,七泽霜严草木疏。

钱唐江上一帆风,为我重寻旧日踪。


十里湖山空战舰,千年宫阙咽僧钟。


潮生潮落东西浙,云去云来南北峰。

相期紫陌听鸡鸣,又报金屏录姓名。
红日正当双阙丽,碧天遥指片鸿轻。
尝来冷暖应知味,语到闾阎不尽情。

凤凰台前动春草,春风吹拂金陵道。

白鹭亭边挂短杨,清溪阁上啼芳鸟。

吴中顾荣如谢公,东山抗步红霞表。

吾闻桃花源,渺在都梁州。
子行往探之,啼猿引仙舟。
吴门一片月,巳挂潇湘秋。
一緉芒鞋一橐诗,等闲西上欲何之。
青原山下家虽远,黄鹤楼前笛未吹。
秋壑最宜秋到后,月窗当趁月明时。
盛暑宵忧动邃旒,敕催诸道决累囚。
承流宣泽弥兢惕,履险航湍敢滞留。
南北分驰才数夕,重轻释系已三州。
送君远行役,觐省入西秦。
五月台江水,孤舟去国人。
苍山低戍垒,野日暗行尘。
为惜天涯别,河桥载酒频。
绿杨随处合,白鸟去边明。
侧听循良誉,能忘故旧情。
眼中尘中政昏昏,华盖风高翠入云。
一代风流超晋宋,百年礼乐寄河汾。
波宽好看鱼龙化,天远空怜雁鹜群。
同君俱失意,惜别向江干。
怅念前途远,方知直道难。
春山当雪霁,古木入云寒。
武昌三月春草生,搀红斗白皆群英。
就中一种信奇绝,芳菲压尽吴王城。
侈非丹芍明非玉,艳阳天日擎高烛。
闻道琴书行有日,临岐送别意何如。
蒲萄酒美杯初泛,杨柳条新叶未舒。
春入杏坛朝鼓瑟,雨馀芹泮水生鱼。
疾风吹云云不裂,南纪酣酣三日雪。
辰阳冷掾故不冷,破帽棕鞋来作别。
先生自是我辈人,锦袍丹绂曾青春。
十年萍迹怅西东,此日湖山览眺同。
合浦一珠悬夜色,延津双剑倚秋空。
虚名总付浮云外,别思偏萦落照中。
长淮千里放归船,记得相逢五载前。
薄宦不须论教铎,醉歌且复共宾筵。
天官试卷存遗稿,词苑菁莪取次编。
满堂游子叹飘蓬,无数离情细雨中。
飞盖西园因卜夜,挂帆南浦待分风。
岂知江海经年别,不见关山去路同。
猿声夹岸听斜阳,江树苍茫接故乡。
却较长沙归路近,行吟何事怨潇湘。
汉广通三湘,兰芷多于草。
春风一以至,舒华媚清晓。
遥遥屈宋艳,落英嗟已槁。
乘兴西行访故人,开堂都讲礼分宾。
敢如嘉淑能酬唱,况复潘杨是世亲。
楚客相思烟浪阔,吴天已过石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