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水弯环罗带阔,千古零陵擅风月。


取名如许安得愚,因病成妍却奇绝。


至今镜净不可唾,犹恐先生遗翰墨。

汴之水,分于河,黄流浊浊激春波。
昨日初观水东下,千人走喜兮万人歌。


歌谓何,大船来兮小船过。

我送行舟,于水之次。
春风吹两旗,君作天王使。


罟客自求鱼,清江莫相避。

凤凰山下绕清流,策也迎亲住此洲。


正好敲冰求尺鲤,倍宜垂雪饭高楼。


月中醉客摇船夜,露下听虫助竹秋。

溪尽山城出,高高在乱峰。


厓飞千树瀑,石响一林钟。


叶落传人语,沙乾失虎踪。

山口一溪分,舟随白鹭群。


花寒因向水,石湿为生云。


草色千峰染,林香万壑薰。

水断频无岸,山开渐有林。


花愁渔父识,药喜野人寻。


鸡犬仙家物,牛羊太古心。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于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溵之水,可以方,可以舟。


子之归矣,可以斯游。


溵之水,可以河,可以海。

河水淲淲,舟子摇橹。


东方渐明,我不得渡。

河之水兮,一直而一曲。
嗟汤汤兮安所属。

清莫清兮河中水,白莫白兮头上丝。


河清头白自千古,有身清白知为谁。


提篮采桑西城妇,容发蓬勃霜色欺。

河之水,弥而黄,十月北风吹大霜,送子欲往愁无梁。


斫冰嵯峨冻地裂,鸹鸧呼寒堕其翮。
单车匹马从南来,踣铁交蹄五花白,北渡河流望燕月。

君不见长江滔滔发源来自西,坎德至清且洁彻底无浊泥。


浩荡遽使星河动,苍茫不教日月迷。
夏禹为疏凿,力与神功齐。

芦之水,不容舠。
炎夏仲月,火云熇熇。
我行无期,仆夫告劳。
阻饥传播骨先寒,愁把台评子细看。
赖有重霉三日雨,向来枯涸已弥漫。
我有鸰原或尼之,一江横绝谩涟漪。
幸哉未隔池塘梦,鼎脔初尝豹一窥。
好诗好雨适相逢,抖尽襟怀要折冲。
自古天人无间断,宁因水旱辍良农。
河之水,深复深。
舟以济,犹难谌。
被发之叟,狂不可针。
卢泉之水名何长,裂脐不到空莽苍。
读君诗句心已凉,便觉满耳清浪浪。
彼方逐臭如窃香,肝膈鼠饱神鹰扬。
新春领明诏,兹晨浴凤泉。
临源观沸水,谁能测其然。
翻疑混沌初,劫火犹连延。
我从楚江来,不见闽江大。
云山路崄巇,水石势澎湃。
舟行屈曲间,溪面浮百怪。
漓之水浮兮,粗资以汰。
漓之水激兮,顽资以淬。
漓之水清兮,垢资以洒。
君不见淮之水,春风吹,春雨洗。
青薰衣,绿染指。
渔不来,鸥不起。
河之水,流弥弥。
出昆仑,导熊耳。
逾龙门,激吕梁,吾不知其几千里。
河之水,向东北,洛阳女儿好颜色。
八岁画娥眉,九岁自裁衣。
十岁学识字,十一抛梭攀锦机。
淮之水,去悠悠,公逝矣,不我留。
乘云至帝乡,上挟飞仙游。
俯视下土方,孰轸苍生忧。
君不见韩江之水清且涟,昔日何名今姓韩。
乾坤剖辟江回环,不缘刺史畴能传。
借问刺史家谁边,昌黎为邑韩为先。
牧之信奇士,纵横见当时。
著书亦有兵,岂惟工赋诗。
画船张水嬉,禅榻悲鬓丝。
君不见韩江之水清且涟,昔日何名今姓韩。
乾坤剖辟江回环,不缘刺史畴能传。
借问刺史家谁边,昌黎为邑韩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