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溪头日日弄潺湲,敢料馀生竟得全。


白简免劳中执法,青铜罢算小行年。


花前一笑频开口,林下深藏永息肩。

凤城书到锦江边,故里归期愈渺然。


掌上山川初入梦,壶中日月尚经年。


方轮落落难推毂,倦马骎骎怕著鞭。

万里东来双鲤鱼,衰翁悲喜得儿书。


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


辛苦山行穿雪履,凄凉旅饭嚼冰蔬。

吴蜀相望万里程,征鞍忽报近湓城。


角巾已入三更梦,老眼先增十倍明。


告至遍为亲旧问,劳还深愧里闾情。

灯前一笑拆书开,喜见冰衔洗俗埃。


丞相苦留犹不住,诸公欲挽固难回。


玩鸥有约间何阔,敛版无聊归去来。

河亭挈手共徘徊,万事宁非有数哉。


黄阁相君三黜去,青云学士一麾来。


中原故老知谁在,南岳新丘共此哀。

绕涧新添数百竿,故人书为报平安。


似闻谡谡山风响,正想阴阴夏簟寒。


老大不能穷蠹简,归来便拟挂尘冠。

闻君作茅庐,正在西轩西。


定移旧蔬圃,稍改新药畦。


其高如伯鸾,况亦有隐妻。

五云书札何时得,古锦诗囊久未倾。


急遣能言管城子,仍烦解事楮先生。


饱霜穴兔秋方健,照雪溪藤捣更精。

怪底朝来鹊噪门,家书远报女生孙。


须知钟庆由先德,故使遗芳衍后昆。


肌骨遥怜凝玉雪,风光自与茁兰荪。

新故继凋丧,初非因荷戈。


波惊川阅水,霜早叶辞柯。


世上故人少,录中新鬼多。

始得平安信,浑纾怅望心。


争看尺素字,绝胜万黄金。


危甚初秋警,几于平陆沈。

报国无忘竭节,居官勿用论功。


莫问咥咥趋乐,不烦咄咄书空。

雁老长云,鸦翻去日,断愁无力。
未了菟裘,苕山怨凝碧。
寒花鼓点,还解笑、庞眉书客。

马塍花事了,但持泪,问西泠。
信有美湖山,无聊瓶钵,倦眼难青。
飘零。

炎晖若探汤,周道行倭迟。


之子忍重跰,斯人方病痱。


上书苍龙阙,移副鼎足司。

作赋长安邸,谈诗大海湄。


千秋吾自得,再世尔何迟。


贵敢希龙种,痴从笑虎儿。

但说充闾庆,都忘立壁愁。


百年今始慰,五岳暮仍游。


入掌珠先媚,看肌玉并柔。

图籍曾先世,弓裘盼后人。


芝兰聊慰念,梨栗漫生嗔。


谢氏庭阶茂,陶公户牖贫。

庭树先春发,阶兰入夜茸。


帝心怜敝族,天意系衰宗。


甓社明孤蚌,高阳兆一龙。

北平西蜀路绵绵,惊梦愁心各黯然。


见日清尊须共倒,暮春华发总堪怜。


寒云三峡啼猿外,秋雨重湖落雁边。

故人旧别向西川,移谪淮山苜蓿田。


容易繁稀花着雨,寻常员缺月当天。


四章诗忆京城送,八月书闻历下传。

故旧书来报我知,二郎今亦上云梯。
文章白玉阶前献,姓氏黄金榜上题。
移孝要从今日始,立心当与古人齐。
两回家信一时闻,北雁如何久离群。
同气影随三处月,老亲身卧万山云。
怀归有约多成梦,窃禄无才可报君。
自得刘郎音信通,遂闻增秩喜无穷。
江东子弟谁怜我,洛下文章只有公。
形影萧条千里外,交游零落百年中。
劲弩分张不露弮,叠双连中巧无前。
林中袖手心如水,重为西风一怅然。
孙儿生质颇清明,只在收心养性成。
看罢平安二更尽,耳边如听读书声。
昔贵三公第,今营一亩居。
聊堪避燥湿,兼欲贮琴书。
兽窟犹思骋,鹪巢不愿馀。
我家丁香大盈丈,天公靳惜非凡材。
去年花开香满屋,我方局促缠悲哀。
准拟今年必无事,尽可花下相追陪。
口与腰初强,心随舌渐柔。
不任包马革,犹浪到壶头。
张翰久羁宦,文园今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