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自惭拙宦叨清贵,还有痴心怕素餐。


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


性疏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

太原一男子,自顾庸且鄙。


老逢不次恩,洗拔出泥滓。


既居可言地,愿助朝廷理。

未勘银台契,先排浴殿关。
沃心因特召,承旨绝常班。


飐闪才人袖,呕鸦软举鐶.宫花低作帐,云从积成山。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紫微仙人今太白,不爱好官爱奇石。


顷从道山归雪山,一叶渔船一横笛。


船过宣池月满空,乘云飞上九华峰。

帝遣唐朝第一人,玉门关外赐金银。


使星芒动梅花早,汉月光垂塞草春。


故国山河迎诏旨,中原父老识词臣。

铜瓶洒遍不胜寒,雨点匀圆冻未干。


回首曈眬朝日上,槐龙对舞覆衣冠。

铜鉼洒遍不胜寒,雨点匀圆冻未干。


回首曈昽朝日上,槐龙对舞覆衣冠。

讲罢渊然似不胜,诗书默已契天心。


高宗问答终垂世,未信诸儒测浅深。

早岁西厢跪直言,起迎天步晚临轩。


何知老侍曾孙圣,欲泣龙髯吐复吞。

迩英肃肃晓霜清,玉宇时闻槁叶零。


风过都城吹广内,万人笑语落中庭。

万玉萧森绕四檐,坐来惟觉雨纤纤。


小窗展卷循环诵,古鼎焚香取次添。


爽籁随风来净几,清阴和月度疏帘。

奉使亲藩属俊才,宁亲此日遂归来。


天涯游子十年别,堂上慈颜一笑开。


北阙风云新节钺,西湖烟雨旧楼台。

颍阳春色似河阳,一望繁花一县香。


今日送官君最恨,可怜才子白须长。

山浅雨亦深,烟光暮如积。


窅然清池上,暂与尘土隔。


倚杖玩浮沤,凭阑数归翼。

韩筋柳骨世不闻,翟公笔力回千钧。


十年声名满四海,淮阳邂逅双朱轮。


老翁空疏亦何有,察公于我意甚真。

委羽本名山,尤奇是洞天。


青霄去鸾鹤,白日下神仙。


二酉藏书室,孤桐对月弦。

设教开医沸一堂,君家父子为仁忙。


松梢露碧临窗砚,杏树华红隔水庄。


买药僮归门夜月,挟书生散路斜阳。

丞相昔游泰山顶,天风浩浩春昼永。


玉检微茫不可求,但觉灵霞熟丹鼎。


白日人间如水流,前代衣冠成古丘。

银箭初调玉露零,乍啼开府试来听。


不知奎壁光多少,添得荀家最小星。

何来蝴蝶车轮大,知是罗浮小凤凰。


更有仙禽皆五色,仙人为尔爱文章。

荒城补壁,野涧侵篱,人来鹊起孤亭。
未到花开,可怜春已零星。
馀寒尚栖稚柳,问东风、眼向谁青。

避寇孤城里,君家数倒尊。


柳边开草阁,花下觅柴门。


台古如山郭,塘幽似水村。

天子边人二使星,沧波一笑已扬舲。


大明照海阳乌近,黑雾迎潮水怪腥。


北貊左肩输策略,西垣右掖付仪刑。

居山无事不幽清,面面茅堂结构精。


归路一寻中道主,隔林遥有读书声。


远钟出寺千峰应,高铎先鸡半夜鸣。

高才染翰五云中,役道登车揽辔同。


雏有一毛殊是凤,驹无千里不为骢。


名乌业已承家学,字犬文须命国工。

沧溟著艇未还恩,又结庐冈土宇尊。


六十乃扶居士杖,寻常不过酒人门。


江山尽放襟怀阔,风日频来笑语温。

城中借竹且蒙恩,竹在崇冈竹故尊。


万里沧溟都座下,一条官路自江门。


长驱李白诗中逸,不舍尧夫酒后温。

青山别样与人恩,绝胜黄金买得尊。


从此往来乔木下,可人风日短篱门。


窗临绿沼晴曦动,炉有丹砂伏火温。

一饭区区亦有恩,千秋罍洗定谁尊。


先生终日卧隐几,童子几人来扫门。


晴旭满窗啼鸟乱,春寒如酒著人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