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巴渝千里望峨眉,风急蒲帆片片吹。


日暮嘉陈江上客,竹枝歌里蹋船儿。

宣城多名山,诗人旧经历。


独无平云篇,煞怯作者敌。


不然灵祇护,晦此神女色。

一阁横空连野水,久客归来洗双耳。
二疏虽解散黄金,家园未必临清泚。


坐见纷纷烟雨入,千里潇湘画图湿。

屋比原生巷,缨彯贡氏冠。


高文时共唱,古调几人弹。


苦海风波易,穷交道路难。

未老烛之武,无兄直不疑。


山川岂应舍,爵禄莫长辞。


此志难具纪,外人那得知。

物情皆是是,之子独非非。


便足超贤劫,何知杜德机。


众人今齮龁,我辈转归依。

借箸心常苦,筹边计独劳。


一官徒肮脏,两鬓觉萧骚。


有秽萤常集,无声犬亦嗥。

宦态不可少,君才独患多。


障澜谁是柱,回日苦无戈。


南国已如燬,北山今有罗。

不信鹤阴和,今知鼠口甘。


屠龙虽有技,扪虱竟空谈。


□□□□恶,逢泉岂□□。

曲糵粗能了,絺衣且薄污。


盟寻洛社客,伴结高阳徒。


大木岂堪斫,原田莫浪图。

曾笑嗟来食,宁甘蹴尔羹。


自能完寸璧,何必易连城。


远草依人碧,深花刺眼明。

世路原倾仄,吾侪岂辟便。


盲风虽鼓浪,皓日自行天。


鸡鹜从争食,夔蚿转共怜。

未及招山鬼,如何触水工。


知君鹤已放,咄彼蚁相同。


杖履双峰顶,楼台一水中。

君自能工瑟,人其共巧簧。


归与休浩叹,旨否已深尝。


厌浥嗟行露,阴疑念履霜。

闻君抵客戏,自是责躬诗。


彼巳亦何有,我辰良在斯。


升沉那足问,巧拙总堪嗤。

文星近东壁,煌煌照图书。


千秋五纬聚,煜煜联明珠。


岂徒兆文运,皇步跻亨衢。

方塘开我前,明月出我东。


仙人骑鹤来,憩我亭之中。


调笑弄月影,徘徊吟天风。

亭亭空外云,蔼蔼云中山。
云山苍茫自今古,江湖游人时往还。


黄金台前杨柳枯,奚奴青丝提玉壶。

鹤骨崚嶒鬓有丝,青衫才著便思归。


高堂幸有亲堪养,未必功名与愿违。

文武声名简帝衷,玺书频岁策戎功。


不留片垒风尘际,尽屈群猷指掌中。


壮士偃戈眠细柳,词人操翰拟彤弓。

两入南宫二十年,惯看鹏鹗上云天。


一经不忝玄成后,片玉还留大宋先。


瀛海木天虚夜直,彩屏红烛待春筵。

邂逅春风识凤雏,又随群彦送轺车。


人看白发迎门日,路是青云发轫初。


寿酒正宜桑落后,舞衣犹带御香馀。

几年峰顶忆辽阳,三拜辞师哭雁行。


我骨尚能支大窖,而翁早已掷浮囊。


死生总为交情重,星月宁愁道路长。

共禀阴阳数,谁知造化工。
安闲百计总输公。
掩映芙蓉花径、郡城东。

不饮何为,把一切、穷愁尽扫。
看门外、花明草暖,天中时到。
绣虎银符都插遍,那堪令节成吾老。

同捧外台檄,怜君独滞留。


清才不可掩,高位岂须求。


马度函关晓,云开华岳秋。

春红万树抱山斜,落落真源自一家。


云起坐中疑有雨,酒行杯面恐飞花。


尘缘未断心虽胜,他日重来约尚赊。

江村卜筑路斜斜,模写癯仙四壁家。


闻道读书忘肉味,不缘避世宿桃花。


青山自作千年调,白眼空惊一望赊。

丰年真可必,时雪降今冬。


飞霰纷纷集,同云幂幂重。


炉深添炽炭,寺远隔疏钟。

三亥并游真盛矣,二禅入社亦佳哉。


凤池一段风流事,不欠支郎与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