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大道本一致,无问寂与喧。


每有希夷时,不见耳目偏。


逝水喜东流,浮云忘故山。

士生三代后,干名本其情。


所叹少可知,科版猎空名。


二者齐亡之,何以为此生。

昔者病斯世,庸人常扰之。


百物安大化,甚似垂裳时。


衮衮元化中,吾生托于兹。

卜商有遗言,学而优则仕。


学既非为人,仕复宁为己。


有玉求贾沽,无道榖亦耻。

然烛能为月,摇翣能为风。


手有造化能,身在造化中。


顺时以道用,天人乃相通。

安世至此日,世纷亦已经。


庄周不畏烦,为人校亏成。


五岳屹常居,四序乃迁更。

吾足如转莲,遇风无停时。


节候迭代序,常与家室辞。


三岁凡五出,别离复在兹。

长愧先师言,忧贫不忧道。


劳辛救寒饥,容体易枯老。


自从强年来,颇不患衰槁。

世事不可极,遇酒意自开。


宽然处百年,亦有几好怀。


吾驾无回辕,何适亦何乖。

客来相话言,言多非与是。


问我谁适从,我不识誉毁。


幸客来相过,惟能默饮尔。

二仪不翻覆,万生岂无真。


物情虽冯时,中亦含元淳。


扬子本清静,衔垢作美新。

明时耻韫玉,抱策下丘山。


所献几何许,腐义数千言。


有司缪甄录,一出逾十年。

嗟吾为颛蒙,木朴无所思。


成童始就学,数岁通书诗。


十五尚意气,自待固不卑。

青旄节卫翠云拼,按部东行过赤城。


天家令急不敢住,折得七花归饭龙。

层云升苍莽,密雪乱高低。


巧致欺工倕,繁多感计倪。


因高宜岳镇,善下及涂泥。

维昔东巡狩,天王景宅朝。


金椎隐驰道,象载下招摇。


吕应青云近,关迎紫气遥。

汉郡王封宠,周宗伯命加。


犬牙基自若,麟趾叹于嗟。


陵谷随人世,春秋积岁华。

水色林光照举觞,陂塘六月起秋凉。


壮年过事难重得,末路贫交故未忘。


注眼阶星元近极,叱枭氓采不成王。

酂侯常以俭为师,僻地依然草满蹊。


却指旧池曾浴凤,更攀乔树忆栖鸡。


清泉恶石皆吾有,樽酒囊书得自携。

昨日怀中物,今宵山下土。


优昙九月花,一劫修罗雨。


峨眉去岁归,汝母梦亲睹。

梦里十年影事,醒来半日闲愁。
罗衾寒侧作深秋。
清泪味酸于酒。

空山独立,年时此日,笑语深闺。
极目南云悽断,近黄昏、生怕鹃啼。
料玉扃、幽梦凤城西。

夜话高斋,碎琼随步归来晚。
小窗烧烛对梅花,疏影如相款。
赢得尘襟暂濣。

西北云高连睥睨。
万里愁心,一抹遥山翠。
谁向西风传恨字。

幽路入花天,闹红深、恰共中仙乘兴。
花外小红亭,无人到、亭外绿荫千顷。
疏烟淡日,木兰愁绝馀香凝。

断送园林如绣,雨湿朱幡,尘飘芳阁。
黄昏独立,依旧好春帘幕。


分明俊侣,霎时乖阻,镜凤盟寒,衫鸾妆薄。

长吉才狂太白颠,二公文阵势横前。


谁言后代无高手,夺得秦皇鞭鬼鞭。

二水远难论,从离向坎奔。


冷穿千嶂脉,清过几州门。


阔去都凝白,傍来尽带浑。

淡亭亭、影摇溪水,芳心知为谁吐。
玉华宝供年年事,消得一天风露。
私自语。

中土论名刹,兹山第一岩。


地灵连海岱,境胜隔仙凡。


绀殿通虚阁,丹崖间翠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