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

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恭。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两苍龙。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古邑居民半海涛,师来搆筑便能高。


千金用尽身无事,坐看香烟绕白毫。

何许飞来双白鸥,碧山贴出雪花浮。


倚栏只管移床立,看到双鸥没处休。

长诵悬崖置屋牢,此诗此阁晚相遭。


阁中未觉高低在,下到山门始是高。

远山细腻近山粗,别处求粗也则无。


更向远山山外看,教君病眼一双枯。

一只奇峰入眼中,看来只只是奇峰。


好山道是无重数,少说青苍十万重。

夜空似水,横汉静立,银浪声杳。
瑶镜奁小。
素娥乍起、楼心弄孤照。

累块苍然是九州,大千起灭更悠悠。


雪光正照天西角,日影长浮雨上头。


峰顶何曾知六月,尘间想已别三秋。

教法西来,万天秋洗,千江月静。
三乘印证。
大破群迷、悟即为贤圣。

我新税居见寺阁,金碧照我破屋前。


目看阁上聚鸠鸽,巢栖饮哺忘穷年。


雕檐画壁屎污遍,以及像塑头与肩。

暮烟半敛。
云护澹月,斜照楼馆。
春夜偏短。

霜旌逗玄刹,秋色满祗林。


万井夕阳尽,诸天云树深。


醉来扶感慨,别至畏登临。

风物澄明宿霭收,登山欲尽更登楼。


一行白雁投南下,百道清溪向北流。


野嶂云归初歇雨,湖田稼熟始知秋。

危楼切太空,尘壒俯冥蒙。


度世香镫里,降魔应哭中。


上方三界在,八表一云同。

冥晦乾坤户,迷方何去从。


禅枝迎怖鸽,钵水候眠龙。


铁浴兵前雨,铜崩劫后钟。

独有层楼上,偏于象纬亲。


轮中回日月,规外抚星辰。


北户风霜急,南柯国土真。

黯黯经时雨,荒荒有漏天。


岂能霾日月,还与涤山川。


一炬幽兰火,千门析木烟。

上洄下噀,双鬓已白,烟翠无主。
沙燕新乳。
对门店里,邻翁葬何处。

断岩泻翠,枯坐老衲,花外禅宇。
芳意如许。
最怜梦里,鹃声唤春去。

旧怀拌损。
残照故国,无泪堪霣。
愁路骢引。

春云深宿虚坛。
磬初残。
步绕松阴双引出朱阑。

绀烟敛霁,香外梵歇,颓照萧寺。
珠露飘蕊。
惯催俊侣年年贳春醉。

曳杖陟高阁,登临思渺然。


闲身空岁月,老眼几山川。


落照明秋浦,飞帆湿暮烟。

儿戏团沙欲象真,谁将愿力历三尘。


八年来往箫峰客,两度来瞻百尺身。

灵运本狂客,偶来莲社游。


钟鱼听已厌,归去故园休。

桑下不三宿,阁中经半年。


青山满庭户,虽好莫留连。

佛阁阅人久,儒官涉世疏。


伽蓝真长者,容我半年居。

浮家东下路间关,地近家乡尚未还。


风雨满城欣已过,星霜入鬓早宜闲。


去年嘉客同吹帽,今日仙林独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