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客愁如浮云,沓至不可扫。


日闻寇盗急,战士何草草。


岂无鹰扬勇,未奋鼠穴捣。

雪满空山不可行,怀人幽兴一时清。


高堂正隔黄泥港,短屐难移冷水坑。

珠林东望白桥高,近筑湖居俯涧毛。


要知同气真连理,连遣分飞叹伯劳。

闭户看书百不忧,东原稻熟更何求。


便倾秫酒三十斛,更养池鱼数百头。

弟兄手足最相亲,恨杀东头少一人。


幸有白头相对老,龁匏饮水不嫌贫。

清江烟雨暗蓬蒿,城下帆樯百尺高。


自掩短蓬支病骨,不教人识旧兵曹。

云亭河口旧渔矶,此日扁舟海上归。


夜月未倾桑落酒,秋风先制芰荷衣。

十年奔走度晨曛,望断江南水竹村。


不是田园无旧业,极知天地有深恩。

佳菊那能采,茱萸兴不忘。


商船向南去,凭与问浔阳。

霜早难为夜,风高觉易冬。


谁家少年子,弓马锦衣重。

我里在东皋,十年事幽隐。


不知山水深,但觉鱼雁近。

天末望归云,迟徊憩檐宇。


杨叶自多风,愁来更秋雨。

雪横居庸北,日出蓟门东。


煤香马通火,车鸣牛驿风。

临水结幽想,看山怀远情。


遥怜南向雁,一一背边城。

客居偶佳节,对酒暂疏散。


彼美无与期,中怀讵云满。

书楼新筑与山齐,冬日登临感聚奎。


蜂户怯寒封冻蜜,燕巢惊雨落春泥。


一经已见当家授,万卷终期列笈栖。

莫怪经年相见稀,闲心已逐野云归。


花间旧酿荼䕷酒,松下新裁薜荔衣。


山树晓晴黄鸟并,野塘春涨白鱼肥。

京阙辞荣慨暮年,解缨归濯武山泉。


倦鸿敛翼青霄上,啼鸟伤心白发边。


拟注丹经寻故检,欲参道帙校真诠。

方叹残冬滞远游,忽承清贶满床头。


石泉煮处疑山雨,野服成时称海鸥。


梅崦雪消云拥棹,华峰天净月窥楼。

西上云峰一振衣,烟林风磴转稀微。


岩前虎出日欲落,洞口龙眠云乍归。


秋意又催南国雁,客怀长恋北山薇。

登临旷见御仙班,亲到方知大好山。


枚乘笔头劳七发,南公脚下起三关。


吟诗僧听泉岩响,阅世人谁几日闲。

未得随师集雁班,喜闻安乐住青山。


白云万里归平陆,紫气千层护上关。


匹练且扶悬磴直,一身敢爱避人间。

晚年相遇更堂堂,只似当时鄱水阳。


物论固非低阀阅,家声元自满湖湘。


风回獠俗归陶冶,囊括蛮州入井疆。

齐鹄顺风飞上天,空笼遂至扣犹全。


滑思琥珀千钟满,软忆珠玑一样圆。


举白醉攻愁自破,硫黄暖与病相便。

机上红,江头红,其织其濯皆春风。


平铺岂是宝刀剪,怯日尚用轻烟笼。


何人不置芙蓉帐,置向山园寂寞中。

两种色,一枝花。
何郎汗汤饼,妃子醉流霞。
寂寥难伴山斋客,风味宜归太守家。

沉香曾见一亭孤,何处东莱又此夫。


影响前头觑未破,敢论天宇半尘无。

暖日开灯假,都门驾传车。


草青春立后,杯弄月圆初。


心远谁无累,官忙政易疏。

亭依湖水阔,池引镜珠连。


宦迹今应泯,诗题亦偶然。


论心逢故旧,乐事忆他年。

旌德来新尹,平湖忆旧诗。


试君黄甲手,老我洞霄祠。


易简民应便,刚明法更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