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僧窗夜雨,茶鼎熏炉宜小住。


却恨春风,勾引诗来恼杀翁。



狂歌未可,且把一尊料理我。

八十衰翁有底忙,水边山际亦伥伥。


清溪桥断舟横岸,小坞梅残雨渍香。


数点青灯经野市,一炉软火宿僧房。

过尽青山唤渡船,晚窗洗脚卧僧毡。


剩偿平日清游愿,更结来生熟睡缘。


吞啄渐稀如老鹤,鸣声已断似寒蝉。

悠悠马上困思茶,休歇僧房到日斜。


殿背无人绿钱满,小盆零落珊瑚花。

半阖朱门见绿苔,幽花仍傍小山开。


剑南七月暑未退,明日更携棋簟来。

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也与史君同快意,卧听鼓角大江边。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竹林深处著禅房,下却疏帘自炷香。


书画随宜遮四壁,闲欹瓦枕小藤床。

曾醉山间金叵罗,山应识我我怀它。


顿添花竹明松桧,依旧菰蒲暗芰荷。


试问锦屏无恙否,向来梅树已无多。

千蹄万毂一枝芳,要路无媒果自伤。


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


马嘶春陌金羁闹,鸟睡花林绣羽香。

翠冷石床云,海上偷传新曲。
弹作一檐风雨,碎芭蕉寒绿。


冰泉轻泻翠筒香,林果荐红玉。

昨日到上方,片云挂石床。


锡杖莓苔青,袈裟松柏香。


晴磬无短韵,古灯含永光。

脱履坐明窗,偶至晴更适。


池上风忽来,斜雨满高壁。


深松含岁暮,幽鸟立昼寂。

赤手能搏虎,青毡不与偷。


真知外物重,未放此缘休。


平地见山岳,排空回斗牛。

问讯无尺寸,顺风留岁时。


传闻万金积,未叹一生疲。


突兀端可想,高明还此期。

异日延禅地,今朝选佛场。


真身瘗坚固,层级韵琅当。


雨洒家家润,灯传处处光。

水风披玉花,溪露泫瑶津。


花意如师意,宗雷社里人。

溪近泉声在枕边,月移梅影到窗前。


水沈烟冷灯花落,半夜酒醒人不眠。

万枝松里一篝镫,知是山房第几层。


静夜数声清磬响,上方应有诵经僧。

唐朝进士,今日神仙。


足蹑紫雾,却返洞天。

月明窗竹冷横斜,坐看风灯落烬花。


老眼病馀嫌细字,枯肠寒甚怯清茶。


囊空岂是久为客,梦短其能飞到家。

寸草曾收药笼功,谁移野色近禅翁。


甘同木石抛闲地,耻附松萝上碧空。


旋长纤枝宜雨绿,未删宿叶待霜红。

竹径通幽信短筇,山楼忽敞得从容。


残霜堕木青仍在,旭日披云紫渐浓。


香积总饶居士饭,东林翻厌远师钟。

床头书卷绿牙签,病起名家手自拈。


气息未回禅诵少,犹能弹舌讲楞严。

临水登山路,重寻旅思劳。


竹阴行处密,僧腊别来高。


远岫明寒火,危楼响夜涛。

石林只树隐层阿,却向空门别奈何。


残烛夜深泉影尽,离筵宾散月明多。


还山逸兴休鱼佩,避世闲踪卧女萝。

苔藓苍苍野殿凉,别离遥借赞公房。


云间驯鸽窥瑶席,谷里昙花泛羽觞。


对酒不将萍梗恨,还山应制薜萝香。

古木闲岩坐入禅,碧萝飞处一灯悬。


萧萧天籁千峰月,梦落秋潭午夜泉。

薄暮中峰里,遥闻仙梵音。


独寻钟磬远,渐至薜萝深。


月色虚禅室,泉声到客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