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认丹崖翠巘影钩连,别有洞中天。
恰秋空云净,斜阳一抹,红挂峰前。
楼阁玲珑不断,只合住飞仙。

剪生绡一段粉云垂,远山敛秋眉。
隔红栏几曲,愁人影子,只在楼西。
休画断肠烟柳,休写断肠词。

又一番、泸水出牂牁。
江声汹鸣鼍。
正南人争望,转移虎节,弹压鲸波。

向落红亭畔小徘徊,相携更支筇。
历松厓藓径,雕甍琳宇,直上高峰。
回宿香光深处,檐铎语秋风。

断千寻铁索已沈江,江流更无还。
想其中自有,战时栖舰,闲处渔竿。
太息我辰安在,词客意辛酸。

渐新桐过影小窗西,惊心已春残。
是连番风雨,昨宵轻暖,今日余寒。
兴懒都妨屐齿,藓径镇长闲。

看茫茫巨浸拍天浮,高原总成河。
任山林薮泽,不逢魑魅,却见蛟鼍。
万姓田庐漂荡,粒黍更如何。

记铜瓶曾贮惠山泉,潇然洒尘襟。
记湖山胜处,鼋鼍出没,雪浪斜侵。
又记园梅开后,香气压千林。

笑一轮常绕地球行,毕竟欲何如。
想其中自有,山河大地,主者谁欤。
共道羿妻偷药,定是昔人诬。

问吴宫鹿走是何人,当时为占星。
望湖波杳渺,鸱夷一舸,同载倾城。
犹胜沉渊玉冷,剑水吐蛟腥。

又霜钟警梦夜凄清,雁阵破空来。
自榆关风紧,芦沟月冷,秋思难排。
应羡六朝金粉,嘹唳度长淮。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
想苍烟金虎,碧云铜爵,恨满乾坤。
郁郁秣陵王气,传到第三孙。

过隆中。
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
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

又潺潺夜雨湿帘栊,对酒几沉吟。
正眼波轻掠,眉痕浅映,已自春深。
但是无言把手,相对纵清斟。

长干南去,复岭平冈,似霞蔚云蒸。
正繁花撩乱,雏莺睍睆,天气新晴。
处处旗亭歌扇,游屐尽堪停。

碎飘灯梦绮堕虚廊,依稀听鸣环。
恁流苏一桁,红楼半角,相望阑珊。
故国秋风万户,起踏小帘间。

送关河满眼是伤心,何堪问芳菲。
甚霜凋仍绿,风摧竟白,灰尽能遗。
坐叹烟销烬冷,缩手昨人非。

渐流红去远怕看春,江南古离忧。
况青芜萧索,瑶华珍重,欲寄无由。
又是清明近也,旧火一时收。

岂词人、例选玉楼材,相随作飞仙。
料江湖满地,河山夕照,倦眼慵看。
流水落花春去,天上胜人间。

自西山、王气一消沈,幽人下重关。
管园林春绣,燕莺晨闹,自铸词仙。
万里麻鞋犹在,韩石枉磨刊。

料苍天、付托要词人,搜寻软红间。
见鼎钟肉鄙,版靴尘俗,清气都难。
唯有能言鹦鹉,喉舌惯翻澜。

问天风、海水自成连,于今几人听。
奈筝琶聒耳,村讴巴曲,波沸雷鸣。
遗事贞元剩谱,谁复问指琼。

喜青山、尚许客重来,禽猿话前尘。
悔天涯书剑,约抛钗誓,泪凝襟痕。
初试咸酸况味,鲁酒冻胶唇。

倩千蕖、捧出界庄严。
楼台乱苍烟。
溯当年花竹,中兴鼙鼓,谪宦流连。

被西风吹不断新愁。
吾归欲安归。
望秦云苍憺,蜀山渺渀,楚泽平漪。

记幡然、持节下青云,巴月几成弦。
待竹枝歌彻,讼棠匝地,扉草连天。
却寻当年旧梦,来使蜀东川。

自王家无怨住襄城,世总生贤。
似谢阶兰玉,马庭梧竹,一一堪怜。
富贵关人何事,且问此何缘。

正西山、雨过弄晴景,竹屋贯斜晖。
问谁将千斛,霏瑛落屑,吹上花枝。
风外青鞋未熟,鼻观已先知。

曳长江、海不回头,万木向空悬。
只僧边磬冷,鸟边旗矗,塔上诗镌。
横览南徐北固,一叶渺吞天。

把西施网得付君边,呼船到杭州。
乍六桥烟柳,年年作病,处处惊秋。
天外群山飞雨,横入望湖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