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咨嗟。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大莫大于死生,亲莫亲于骨肉。
河不可凭兮非有难知,言之不从兮继以痛哭。


望云九井兮白浪嵯峨,刳肝沥血兮不从奈何。

天迷迷,地密密。
熊虺食人魂,雪霜断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兰客。

秋风袅袅作商音,落叶枯荄日夜深。


巳为抵乌投白璧,徒劳点铁冀黄金。


轩辕未必迷襄野,夸父终当死邓林。

丈夫不爱死,成仁心所安。
殒身苟无故,哀哉徒自残。


水能杀人人共知,公独茫然狂以痴。

渡头恶天两岸远,波涛塞川如叠坂。
幸无白刃驱向前,何用将身自弃捐。


蛟龙啮骨鱼食血,黄泥直下无青天。

清江漫漫日夜流,江边无风人自愁。
冯夷击鼓河伯怒,蛟龙掉尾鱼吞舟。


人生一死亦难处,何不相从听媪语。

君不见猿啼苍梧烟,风卷潇湘水。
双蛾无处挽重瞳,粉篁点点凝春泪。


又不见鹤饮瑶池月,露泣龟台花。

公无渡河,河浊不见日,汝今欲往何时出。
公无渡河,河广浩无涯。


往而不返,化为泥与沙。

公无渡河,河水深兮不见泥。
公身非水犀,乌风黑浪欲何济。


公不能济,横帆在河西。

晚景桑榆方见用,秋霜蒲柳已先凋。


虞兮命矣甘为土,鲤也天乎竟不苗。


奇祸一门曾未见,旅魂万里若为招。

有叟有叟何清狂,行搔短发提壶浆。
乱流直涉神洋洋,妻止不听追沈湘。


偕老不偕死,箜篌遗凄凉。

愿公渡沧海,不愿公渡河。
海水有定性,河水多回波。
金堤失上策,瓠子遗悲歌。
九龙争珠战渊底,洪涛万丈涌山起。
鳄鱼张口奋灵齿,含沙射人毒如矢。
宁登高山莫涉水,公无渡河,公不可止。
公无渡河,河水汤汤,连山嵯峨。
电雨晦冥,龙伯来过。
吞舟锯齿,其族孔多。
义利不知辨,所得皆害名。
众鸟随孔鸾,岂不以其灵。
而从野雀栖,无巢谁所令。
天迷迷,地密密,海漫漫。
身若仓中鼠,迟回出门难。
大道冥冥不知处,小人心里藏崩湍。
朝鲜渡头晓日寒,风掀怒浪高于山。
疾鸟退飞不敢过,征夫乍见凋朱颜。
蛟蟠结,龙伏眠。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若渡河,吾将奈何。
河水有悬流,鱼鳖不能居。
公力不如水,乃为鳖与鱼。
公无渡河,河流汤汤,万里扬波。
蛟龙吼风,穹龟驾雨,碧浪吹嵯峨。
何不停桡辍席,与汀鸥以回息。
薰风萧萧,黄流浑浑。
上无舟与梁,下有鼍与鼋。
劝公无渡河,骇浪□吐吞。
河流决昆仑,微禹其为鱼。
龙门虽已凿,犀枻孰可逾。
老翁被发鬓如丝,临流欲渡将何之。
太行之山高莫比,黄河之水深无底。
山高无路犹可登,水深无船安可行。
公乎公乎奈尔何,被发提壶来渡河。
公无渡河。
陆行坦坦,尚有风波。
河水不测,盘涡实多。
江上春来风雨恶,大浪小浪江中作。
一苇之航何足云,荡漾中流几飘泊。
人鲊瓮,鬼门关,下隔深渊咫尺间。
公无渡河,罗旁绿水恶风波。
深潭静夜舞蛟鼍,豺狼白昼血人多。
血人多,将奈何。
拥戴当年志不摇,可怜积毁骨能销。
精诚岂肯同王凤,逼迫无端等薄昭。
绫锦虚劳颁内帑,画图真可冠诸僚。
公无渡河,公无渡河,公必欲渡意如何。
波涛汹涌何足畏,中原未复一身多。
争知平地有风波,人心之险险于河。
公无渡河,河水弥弥。
腥风怪雨卷空来,浊浪掀舟雪山起。
妾力挽公不我止,公既渡之竟如是。
提壶公,向何方,止公勿渡公欲行。
妇人之言公不信,蛟螭纵横河水黄。
从公死,入河水,千载同作河中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