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东争夺缠妖祲,哀哉斯民乱方甚。


锦幪老人盖古佛,现身为作大慈荫。


萧翁八十尚儿痴,幡盖钟螺闹中禁。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竹房遥闭上方幽,苔径苍苍访昔游。


内史旧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叶落猿啼傍客舟。

礼足一垂泪,医王知病由。


风萤方喜夜,露槿已伤秋。


顾以儿童爱,每从仁者求。

古寺沈沈僧未眠,支颐将客说闲缘。


一溪月色非尘世,满洞松声似雨天。


檐底水涵抄律烛,窗间风引煮茶烟。

佳人种碧草,所爱凌风霜。


佳人昔已殁,草色尚苍苍。


陆行载以车,水行载以航。

去年急雪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


今夕悲风撼轩竹,又来开卷拥寒炉。


禅房潇洒皆依旧,世路崎岖有万殊。

僧房来往久,露井每同观。


白石抱新甃,苍苔依旧栏。


空瓶宛转下,长绠辘轳盘。

种橙夹阶生得地,细叶隔帘见双翠。


抽条向长未及肩,泉水绕根日三四。


青青何必楚人家,带雨凝烟新着花。

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


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


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

银地有馀光,方公道益芳。


谁分修藏力,顶有剃头霜。


经勘松风燥,檐垂坞茗香。

一磬寒山至,凝心转清越。


细和虚籁尽,疏绕悬泉发。


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

秋深庭色好,红叶间青松。


病客殊无著,吾师甚见容。


疏钟和细溜,高塔等遥峰。

院深尘自外,如佛值玄公。


常迹或非次,志门因得中。


衣巾离暑气,床榻向凉风。

雨后清凉境,因还欲不回。


井甘桐有露,竹迸地多苔。


幡映宫墙动,香从御苑来。

印火荧荧,灯续燄青。


七俱胝咒,四阿含经。


各录佳语,聊事素屏。

静,虚。
热际,安居。
龛灯敛,印香除。

古院林公住,疏篁近井桃。


俗年人见少,禅地自知高。


药草诚多喻,沧溟在一毫。

远公传教毕,身没向他方。


吊客来何见,门人闭影堂。


纱灯临古砌,尘札在空床。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
卧听半夜杉坛雨,转觉中峰枕簟凉。
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
欲令居士身无病,直待众生苦尽时。
九十春光过半。
廿四风光初暖。
阶下翠盆林立,叶底仙榴苞绽。
丛木开风径,过从白昼寒。
舍深原草合,茶疾竹薪乾。
夕雨生眠兴,禅心少话端。
从作两河客,别离经半年。
却来峰顶宿,知废甄南禅。
馀雾沈斜月,孤灯照落泉。
后房寒竹连,白昼坐冥然。
片衲何山至,空堂几夜禅。
叶侵经上字,冰结砚中泉。
清斋夜无寐,星月耿前除。
野客寻诗罢,高僧入定初。
欲来还去梦,才读又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