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问讯东嘉老紫薇,年来多病世人知。


坐亲红炭犹觞客,日饭黄芽未废诗。


左氏释经工定了,周官著论梦应衰。

西船满载下东州,客子相传不作羞。


官长独称今有属,川人争诵古无俦。


扪心但欲全吾宝,行世何尝异此舟。

薰风幕府上隆中,想见旌旗照日烽。


绝塞江山元自若,故都京洛岂难通。


古今只有时艰阻,贤否宁无志不同。

长安一片雪冬深,胜士骚人只苦吟。


可是顿忘它日志,也非深惜此时心。


细看北阙吴山下,暗想西湖葛岭阴。

岂无戴在伯,亦有巩仲至。


两贤夙所尚,离怀想憔悴。


吁嗟同窗录,英彦非一二。

往来涂路武夷边,无复人寻九曲船。


我老君回向何许,故情前梦只依然。

南剑溪头黯淡滩,山城五月水声寒。


凝香应更解悬榻,席上郑虔同此欢。

万态峰前望白云,暂因王事问晨昏。


渡头横济瓜蔓水,归骑直趋酸枣门。


阿母慈颜深有喜,宁馨阴德果无冤。

陈公子,骐骥騊駼一日驰万里,珍怪生从渥洼水。


不随众马仰秣刍,覂驾亦莫牵鼓车。
陈公子,公起为我舞,我能为尔歌。

吾昔游上都,邂逅得二汪。


谬蒙倾盖知,所知遂不忘。


既我晚际遇,翰墨颇见长。

古来重交谊,岂不在命驾。


君从燕山阳,送我任城下。


所历千里馀,四顾尽平野。

旅舍惊秋夕,情人感旧初。


香残知蕙变,盖冷觉荷疏。


溽露迎寒早,轻云过雨馀。

孤云与独鹤,去住本无依。


觉路何人往,空门羡尔归。


晨钟吴苑树,晚饭越山薇。

冥冥天水吞为一,夜依北斗占南北。


危楼时吐蛟蜃气,半山忽隐长鲸脊。


起看樯头雉尾转,一帆千里日未足。

南国逾千里,西风几十程。


凌寒初引道,投老试专城。


贫贱荷公意,分携如此情。

指日公旋登,政席仍枢庭。


坐令贫病士,少慰身飘零。


问讯徐夫子,起处秋安宁。

浇风昔未殄,向隅或不免。


上心天地心,哀矜用中典。


卿联慎所付,遂极天下选。

畴昔公何如,尽读天下书。


公今复何似,未如张与于。


皋陶当日语,一一皆世模。

九重圣端拱,慨念人材重。


澄清鸳鹭行,拔尤锄猥茸。


辅郡与畿甸,连岁拜殊宠。

高山列松柏,岁寒宁动色。


颜巷一箪瓢,掩关养吾直。


纷纷声利场,时胜时奔北。

全璧公之归,有识为嗟咨。


外祠三拜命,历岁艾且耆。


乘流与遇坎,道在他何知。

忆昔游成均,千言谈笑成。


杰立群隽上,少日腾英声。


大当持荷橐,小当登蓬瀛。

霜馀日初杲,遮留人拥道。


公来春向阑,公去秋垂老。


公当侍丹墀,正人国之宝。

安稳瓯闽路,介居天一方。


双旌谁出守,八郡莫如漳。


日月中天近,风霜去路长。

胄甲汉中垒,声高昔谏垣。


几年清议在,万事此心存。


临遣再三意,褒嘉数十言。

海内声名满,溪头且寓居。


曾来非俗客,亦爱是吾庐。


远道勤为问,平时懒作书。

家近名山住亦稀,别来清梦转依依。


愁生猿鹤花迷径,恨结松萝月上扉。


青镜空悲游子鬓,红尘偏染仕人衣。

旧时曾作小游仙,寄迹灵峰偶偓佺。


卖药忽从都市见,还丹岂向世人传。


瑶坛月出浑如水,玉洞花开别有天。

江干折柳正春初,闽楚相看万里馀。


满路愁云过七泽,一天明月吊三闾。


帆飞汉水莺声早,书到衡阳雁影疏。

王门无事足幽探,为赋新图句不堪。


莫听雁声思故里,筒中盘谷似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