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通籍念无补,先庐获归休。


所忻三载间,暇日从公游。


城中十亩园,颇复依清流。

儿时拜公床,眼碧眉紫烟。


舍前架茅茨,炉香坐僧禅。


女奴煮罂粟,石盆泻机泉。

已病身犹健,云瘳讣却闻。


告存非不寿,有子更能文。


嗟我何多难,丧亲又哭君。

一命华其老,诸昆半作官。


相高仍孝悌,不但盛衣冠。


近别那云诀,临丧独忍看。

维舟新历口,步上秣陵阡。


高丘忽嵯峨,宿草迷荒烟。


拜起泪再滴,哀哉不能言。

理乱由来今古同,覆车那肯戒前踪。


纷纷误国人无数,不昧丹心独此公。

投绂归来卧赤城,家山无处不经行。


寒岩解榻梦应好,绝壁题诗语太清。


陈迹一朝成寂寞,灵台千古自虚明。

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


缓带轻裘成昨梦,遗风馀烈到如今。


西山爽气看犹在,北阙精诚直自深。

【其一】


欲宦乏王事,结主远恩私。


为身不为名,散书徒满帷。


连冰上冬月,披雪拾园葵。

岁夕遥怜误忆家,月毫联锦灿缸花。


戍楼晓角传清燕,归棹寒江梦断鸦。


彩燕西飞边候改,碧鸡东望蜀云赊。

半年三度转蓬居,锦帐心阑羡隼旟。


老去自惊秦塞雁,病来先忆楚江鱼。


长闻季氏千金诺,更望刘公一纸书。

三川歌颂彻咸秦,十二楼前侍从臣。


休闭玉笼留鸑鷟,早开金埒纵麒麟。


花深稚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

百年天地识孤忠,九塞旌旗羡更雄。


易水光分典属国,太行色起右扶风。


论文几度同听雨,把剑中宵自吐虹。

塞垣风色易凄凄,柞子城头乌夜啼。


汉节蹉跎仍蓟北,文星错落复辽西。


烽明飞阁三千迥,角起连营十万齐。

车骑行边笔作筹,光摇五色度中流。


斜阳有意杯仍剧,危堞无烽洞转幽。


谁谓风沙通朔漠,共疑形胜是南州。

几度临池愧病身,纶巾犹自滞风尘。


三秋经略秦封壮,千载澄清汉泽新。


祗树晴光分障塞,中天爽气动星辰。

武帝恩波在眼中,龙飞气色尚茏葱。


清时不减为霖意,沧海遥分浴日功。


碧水浮觞摇夜月,玉虬拖练动秋风。

昔别蘋初生,离讴发清商。


契阔几何时,遗啭犹在梁。


我亦宦游者,吴会非我乡。

迟日和风泛绿蘋,飞花落絮罥红巾。


此间帘影空于水,何处琴丝细若尘。


池上管弦三月饮,坐中裙屐六朝人。

记刘子,语我苏门山好。
更百泉、澄泓萧瑟,雷辊千尺银瀑。


乱松崖、经声夜落,古溪、樵风晨噭。

昨岁行歌古竹西。
广陵三月柳绵飞。
谁更扶筇郊外走,林叟。

玉液琼浆,调和玉屑。
便教玉案堆冰雪。
须凭玉杖作良工。

彭城庵主。
喜舍花园庵舍做。
设此良缘。

箧里残花色尚明,分明世事隔前生。


坐来不觉西窗暗,飞尽寒梅雪未晴。

掩映双鬟绣扇新,当时相见各青春。


傍人细语亲听得,道是神仙会里人。

筵前半醉起逡巡,窄袖长袍妥著身。


若使吹箫人尚在,今宵应解说伊人。

华堂日晏绮罗开,伐鼓吹箫一两回。


帐底画眉犹未了,寺丞亲著绛纱来。

十年前与一相逢,光景犹疑在梦中。


记得当时官舍里,熏风巳过荔枝红。

昔岁金胡始南渡,官军夜遁如脱兔。


孤城何啻累卵危,贼至不殊群蚁附。


夜提王师来解围,燕中老将如猛虎。

智慧皆全,痴顽总至,两般自是殊方。
一能明哲,一个性迷荒。
尽是灵中分定,各分别、此理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