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本无轩裳契,素以烟霞亲。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城西三月三十日,别友辞春两恨多。


帝里却归犹寂寞,通州独去又如何。

霜须八十期同老,酌我仙人九酝觞。


明月湾头松老大,永思堂下草荒凉。


千林风雨莺求友,万里云天雁断行。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


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

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

骨肉未免然,又况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矫矫义勇身。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


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


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

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


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


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


子兮何为者,冠佩立宪宪。

玉函瑶检下台司,记得当时捧领时。


半壁龙蛇蟠造化,满筐山岳动神祇。


疲牛舐犊心犹切,阴鹤鸣雏力已衰。

缱绻师门谊最隆,无如坡老说欧公。


与君共事梁夫子,感遇何殊六一翁。


并坐春风馀几在,追随寒日复谁同。

帆带春风梦,鸥知远客心。


暮愁随雨做,逸兴与江深。


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

岁晚藤梢谁与传,乾坤未了看山缘。


千峰踏遍还知我,百炼归来且闭关。


九万里鹏看展翅,三千年凤共和鸾。

乍喜平原十日留,征尘俄动鹔鹴裘。


南宗敢谓传衣去,北塞翻同蹑蹻游。


娄水三天云雾拥,华阳万里雪风愁。

赫赫中丞贵,归与一草庐。


委心同野马,垂钓即溪渔。


节映冰壶立,名遭汗竹书。

世业刘公干,仙才汉子房。


翻身下霄汉,砺齿漱冰霜。


闭户诗书远,还山步履强。

余病隐吴市,君归辞汉廷。


鹤栖宜独树,龙卧恶惊霆。


江月维舟久,风泉唤酒醒。

寺阁悬灯宿,幽期记昔年。


风烟几分手,湖海各回船。


疏广辞官切,稽康习性偏。

初不畏离别,亦不爱过从。


周游老江浙,风雪还穷冬。


君侯故家秀,雅步非凡踪。

远梦灯频照,羁怀酒重倾。
啼乌翻夕露,归雁占秋晴。
此地丰鱼稻,如君好弟兄。
鸥轻家泛泛,梗短路悠悠。
妙句能留客,澄江可散愁。
长年资浩叹,秋色动商讴。
东吴春水浮芦叶,西竺秋风度梵铃。
龙护经函云不散,鹢通法界雨长冥。
蒲团入定槎千里,锡杖归时月满庭。
秋天凝颢气,云净月流空。
千里几时共,一樽今夕同。
此君心似水,照我鬓如蓬。
易水今成两度游,临觞无语对朋俦。
钝根每愧书撑腹,坦路宁嗟命压头。
水竹一年赊半宅,风霜千里绽重裘。
别路听琴泣凤翚,荒斋苜蓿苦因依。
文章月旦推名宿,禾黍秋风稔近畿。
喜雨桥边萦绿柳,飞龙关外怅青衣。
海雨江风满客襟,片帆难搁故乡心。
预知此后相思苦,总以长年度寸阴。
骊驹就道竞相夸,迎送青山到处家。
忽忆迩来耽习静,也因离索厌繁华。
频挑烛泪夜阑时,咫尺天涯未忍离。
我自不辞心曲乱,伊人空复念温其。
津柳依依最可怜,葛衣宽褪又添绵。
与君判袂西风里,从此参商定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