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恐红尘著脚深,不教经岁去山林。


欲酬清净三生愿,先洗功名万里心。


石鼎飕飗闲煮茗,玉徽零落自修琴。

日日春阴愁出户,汝今恰遇十分晴。


桑林紫葚累累熟,稻垄青秧漫漫平。


梦好定知行路健,书来深慰倚门情。

五年羁旅倦风埃,旧里依然似梦回。


猿鸟不须怀怅望,溪山应亦笑归来。


身闲自觉贫无累,命在谁论进有材。

行穿侧径度荒山,又踏深泥过野田。


路转忽然开远望,眼明复此见平川。


江烟浦树悲重叠,楚水闽山喜接连。

别来三见流火星,秋风猿鹤哀前汀。


谁知骨肉半人鬼,惟有乱山终古青。

孤岭破烟石径微,湾头细雨鸬鹚飞。


有人日暮倚门望,应念归人归未归。

卧治无功赐告回,骤叨鸣履上中台。


壶公天壤非真死,蒙叟轩裳是傥来。


经灌早蔬扶陇出,失刊园蕊犯檐开。

十年独漉走天涯,耗尽流光得鬓华。


犹喜此身随社燕,拟将何面对林花。


牢骚续罢文谁读,块垒浇平酒自赊。

十年两度送君归,听说乡山兴欲飞。


岁久儿孙头角变,日长宾客往来稀。


平桥着板通樵径,老树盘根作钓矶。

略无一点南来风,日日褰裳泥雨中。


端午到家复失约,良辰阙酒非真穷。


世情故宜俗眼白,时事不改戎葵红。

处处风波到日迟,病身憔悴尚能支。


少眠易醒藏蕉梦,多难仍逢剪韭时。


大海走鳗寻有迹,老翁失马卜难知。

童稚苦相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路远都无信,灯花亦未知。
晴看寒食近,归及牡丹时。
亲却俱差健,儿犹不解痴。
去岁还家逢腊日,今年腊日远思家。
兄酬弟劝情如昨,物换星移事可嗟。
旅食一瓯怜佛粥,乡心万里入梅花。
十旬不觉暑寒推,万里时兴夙夜哀。
初向梓桑歌敬止,还从屺岵忆犹来。
江山梦断渔樵侣,岭海缘深鹿豕媒。
忆辞燕夏岭冬并,屈指征途秋送迎。
云物随缘看逆旅,尘风初别感劳生。
北山未拟均贤什,东海私宽一乐情。
蓬莱隔弱水,三年两来游。
群仙各何之,翩然蜕神洲。
园中旧箨龙,劲节含清幽。
头白衰年一病身,轻装来往倏三旬。
五城街市经行遍,数亩田园入望频。
芳草落花吴苑夕,短帆轻桨淀湖春。
依稀又见,兰陵城郭,远火垂杨。
忽逢野老偏相识,惊问鬓毛苍。
遥知窗外,柳开新眼,梅送余香。
阿妹归来称寿馀,诸甥又捡绂麟书。
关西雀鳣推前辈,渭上态罴载后车。
北海酒尊能自献,南山诗句不劳需。
惜春花吐小春馀,海上风光最可书。
度曲韦娘青玉案,吹箫子晋彩云车。
时称隐操谁能识,天与遐龄不待需。
尘压征裘满,今朝喜到家。
牵衣儿欲泪,满地菊初花。
瓦甑添蒸芋,铜铛旋煮茶。
归心如矢路如弓,坐兀轻车又短篷。
百尔动摇山特立,千斯窒碍水旁通。
往哉火倒西流影,行矣霜回北至风。
霜日晶荧水尚肥,顺风一舸送将归。
黄花笑我犹牵俗,得似渊明勇拂衣。
六载宦神州,今归觐祖丘。
眼看前辈少,指点后生稠。
松菊从荒秽,壶觞且劝酬。
客子倦行役,失席高轩过。
胡床语清夜,皎皎天无河。
勃窣自理窟,何劳触干戈。
去日年才二十三,归来鬓雪已盈簪。
半生勤苦成何事,两字清贫是美谈。
松酿满斟浇世虑,荷衣旋制换朝衫。
高言不止众人心,折杨皇荂易为音。
我见斯人每有得,可知语上资堪任。
眼中时贤愿识少,于水譬见潇清深。
廷尉官曹冷,三年寄秣陵。
过家才问寝,开社急邀朋。
巷选穷中住,山寻僻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