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五岭峰回东复东,烟深海国百蛮通。


灵旗一洗招摇焰,画舰双恬舶棹风。


弭节总凭心似水,联樯都负气如虹。

□定飞仙去不留,惜余生晚欠从游。


种明逸后屈二指,范景仁边放一头。


有鹿门栖堪遁去,无菟裘计径归休。

前辈日以远,斯文吁可悲。


古人皆尚友,近世例无师。


晚节初寮集,中年务观诗。

余少沦践贫,学书等画漫。


中岁愉太仓,误为金紫绊。


文字虽所攻,浅尝不能半。

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要安。

作诗不与作文比,以韵成章怕韵虚。


押得韵来如砥柱,动移不得见工夫。

诗本无形在窈冥,网罗天地运吟情。


有时忽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


个里稍关心有误,发为言句自超然。

飘零忧国杜陵老,感寓伤时陈子昂。


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斜阳。

陶写性情为我事,留连光景等儿嬉。


锦囊言语虽奇绝,不是人间有用诗。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从横。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曾向吟边问古人,诗家气象贵雄浑。


雕锼太过伤于巧,朴拙惟宜怕近村。

古今胸次浩江河,才比诸公十倍过。


时把文章供戏谑,不知此体误人多。

文章随世作低昂,变尽风骚到晚唐。


举世吟哦推李杜,时人不识有陈黄。

绳绝从知处,沉吟竟至今。


孤臣盈箧泪,先帝十年心。


去国残春黯,藏山爱日深。

惆怅梅花,几日飘零,青子累累。
喜盈盈欲笑,洛川游女,亭亭未嫁,溪畔西施。
狡狯东君,揉铅搓粉,倾国妆成第一枝。

小星红得奎光小,除非能一堂双寿。
苏小乡亲,维摩天女,名在魏城君右。
蛮腰素口。

阁小留香,庭深种纸,旗枪镇日流连。
玉麈同挥,墨林风调翩翩。
何须浊酒浇胸臆,指层楼、慵问诗仙。

正是撩人天气也,可怜云淡烟轻。
闹红深处见娉婷。
花光人影,分占十分清。

幽路入花天,闹红深、恰共中仙乘兴。
花外小红亭,无人到、亭外绿荫千顷。
疏烟淡日,木兰愁绝馀香凝。

轻薄筝尘,零乱钿粉,当筵恨压眉小。
密绪连环,清吭掩扇,凄隔秦天缥缈。
蕃马屏风,有暗月、窥人偷照。

野水再经吟咏手,一般景象两般舟。


莱公相业韦郎句,付与诗人子细搜。

满城风雨近重阳,准拟登高尚渺茫。


会见明朝天气好,不教孤负菊花黄。

菊篱茅屋正萧然,往事随君到眼前。


荷锸真堪唤牛走,拂衣同是值蛇年。


青门夜月三更梦,丹水秋风十亩田。

把酒为君寿。
论世间、高名曼福,似君稀有。
但使雍容平进取,黑发便跻台斗。

镇无聊、一尊相属。
罪言君试听取。
管城食肉都无相,妄意凤修麟脯。

轻粉钩花,明金簇蕊,九华谁写宫扇。
钿朵幽丛,露甃几番曾见。
月上时、玉鬓新扶,风动处、罗帷香满。

风光几信。
尽描出雉皋,当年花韵。
自剪翠绡,点笔曾看攲蝉鬓。

欢娱事。
甚着眼都作凄凉字。
无聊漫写云笺,那复前尘犹记。

唐人画竹钩填廓,北宋文苏乃用墨。


此幅金泥写玄绡,觺觺箨龙叹奇绝。


万历到今三百年,作者滩隐今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