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丘园命驾未应回,三径还同蒋诩开。


盘谷初能容蕙帐,钧天无复梦瑶台。


稚年尚忆嬉游处,老境相从归去来。

休将内外别游观,一处安时在处安。


画虎若成那类狗,牧羊已熟不须栏。


芥瓶历历光明现,华藏重重境界宽。

久陪鸳鹭日朝天,却爱江湖作散仙。


但有园林种松菊,便胜冠冕著貂蝉。


棣华春早相辉映,雁序风高自后先。

物我本虚幻,世事若俳谐。
功名富贵,当得须是个般才。
幸有山林云水,造物端如有意,分付与吾侪。

嗟予于世诚左科,屏居门可设雀罗。


弟昆相从有良友,静中所得亦复多。


微言造理极壸奥,高论盖世惊嶪峨。

古来豪杰收殊科,眇然鸾凤亦可罗。


汉唐选举最为盛,我宋得士良已多。


危言切论动天壤,陆离剑佩冠巍峨。

平生嗜读书,每效锥刺股。


晚窥羲文心,射石遂饮羽。


子云方草玄,白凤梦中吐。

妙手不可遇,心匠良难传。


于中营丘生,名若日月悬。


胸次有衡霍,笔端合其天。

月中有桂光更多,扶疏一轮枝干罗。


天风飘下广寒子,岂与凡种同其科。


四时不改碧玉叶,满庭自擢青铜柯。

谁道心闲缘地僻,梦里何尝有空色。


小窗一枕觉来时,燕语莺啼春寂寂。


忽思春尽芍药开,赋诗试与幽人觅。

人生期百年,得老亦无几。


超然高世士,急流贵勇止。


挂冠神武门,不与王侯事。

寒过春光还漏泄,酴醾架上花如雪。


轻盈皓色讶梅开,芬馥清香胜兰茁。


龙须初引翠蔓长,玉质全看素英缀。

踏遍江南土,来游湖外山。


地卑惊鵩鸟,天远忆龙颜。


淮海屯貔虎,戈矛杂佩环。

夜寒月影照虚廊,境寂心清发妙香。


藜藿山林有馀乐,未应肉食念华堂。

烟霞绚彩染幽岩,紫翠葱茏云木参。


幸有幽人共清赏,岂惟风月友成三。

渡水扪萝款石扉,杖藜同著旧缁衣。


犹嫌林下諠僮仆,欲学孤云野鹤飞。

岩窦嵌空南宝花,玲珑楼阁衲僧家。


兴来结客穷幽讨,冲破晴山几段霞。

霏霏玉屑洒层霄,皓色轻盈已覆凹。


留客径须开绿蚁,探春何处认青梢。


阶庭充积无庸扫,松竹攲摧尚惜敲。

太清真境绝氛埃,十二瑶台面面开。


战退玉龙鳞甲冷,导迎仙鹤羽仪来。


祥编已庆占盈尺,和气行欣浃九垓。

伊昔端居寂寞滨,每于骚雅爱其人。


长篇剩得斓斑锦,短句兼收细碎鳞。


指下粗能知越操,郢中那敢和阳春。

城楼缥缈俯漳滨,景物依然念昔人。


云出西山天欲雪,风来南浦水生鳞。


四围气象朝朝好,一点阳和处处春。

艅艎摇曳大江滨,龟手从来笑越人。


会使风樯如阵马,何妨鹢首著龙鳞。


已欣淮北兵戈捷,且醉江南曲米春。

黠虏狂谋犯泗滨,胁从太半是吾人。


且将戈戟歼蛇豕,会把衣裳易介鳞。


河洛至今思帝德,云龙行见会王春。

帝遣宗英使楚滨,漕台元自得诗人。


从横锦绣花生舌,飞动龙蛇墨起鳞。


心拱北宸恩露渥,笑回南浦渌波春。

千里沟塍派脉通,挽回乐岁赖高穹。


风雷借助不劳力,粳稻有期成屡丰。


枕上醉魂清梦想,枝头嘉果湿犹红。

绛阙清都一念通,沛然甘泽泻层穹。


天心会与人心合,国事尤须岁事丰。


秋水陡添江上碧,朝阳却照栋间红。

甫里先生早乞身,最怜流落汉庭臣。


也知雅有绨袍意,故使同为莲社人。


佳句传来油素湿,灵文翻处贝多新。

静思那论日九回,临鸾羞睹嫁时钗。


自缘薄命逢姑恶,空负青春倚婿佳。


貌似月娥怜独宿,身非梁燕愧重偕。

郎家憎妾少低迥,弃置还同匣底钗。


恩怨难凭词客赋,容颜那托画工佳。


春回绣阁欢犹懒,夜静兰闺影与偕。

树外朱扉映水田,风光端属隐居年。


鹤知人意偕童舞,花恋春光学柳眠。


当席按歌频寄调,分题倚和动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