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君书问风俗,此地接炎州。


淫祀多青鬼,居人少白头。


旅情偏在夜,乡思岂唯秋。

驷马映花枝,人人夹路窥。


离心且莫问,春草自应知。


不谓青云客,犹思紫禁时。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


绿竹放侵行径里,青山常对卷帘时。


纷纷花落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

南中异节候,北陆戒裘炉。


夜冻玉朴遫,朝寒金毕逋。

见说南来处,苍梧接桂林。


过秋天更暖,边海日长阴。


巴路缘云出,蛮乡入洞深。

南客何时去,相逢问故人。


望乡空泪落,嗜酒转家贫。


疏懒辞微禄,东西任老身。

故人何处殁,谪宦极南天。


远地身狼狈,穷途事果然。


白须才过海,丹旐却归船。

天南多鸟声,州县半无城。


野市依蛮姓,山村逐水名。


瘴烟沙上起,阴火雨中生。

向夕依阑念昔游,萧条节物更他州。


池平不动天深碧,月色无情人独愁。


千里江山幽信绝,一场风露败荷秋。

入仕无知言,游方随世道。


平生愿开济,遇物干怀抱。


已阻青云期,甘同散樗老。

北候怀青女,南飙拂白蘋。


墟烟深漠漠,江草故鳞鳞。


翠袖寒犹薄,黄华泪已新。

冰轮谁碾就,千尺起,啸台东。
记白传堤边,庾公楼上,几度曾逢。
今宵广寒高处,问嫦娥、环佩在何峰。

雄姿郁郁见人豪,万里归来秘六韬。


两戒蟠胸恢地志,三明俪绩荷天褒。


已跻吕尚投竿岁,未改陶公运甓劳。

裁呼小草便无闻,只为惭他誓墓文。


若道长安车马色,春风吹作五陵云。

五湖耕钓足生涯,推毂翻令与覆车。


角为乞归曾誓马,足缘轻出不成蛇。


三年只是留皮骨,六尺从新费齿牙。

幸不将身与念违,艖符转首便成归。
紫衫频着难长是,白简虽烦未尽非。
耳惯酒酣元不热,心安食少也能肥。
马首残星涕泪悬,太行行尽见平阡。
那知诘曲羊肠路,只在逶迤豹尾边。
水镜几曾当白日,冰壶元自写青天。
自来穷达信乾坤,混沌今劳倏忽论。
荷弱不堪持作柱,兰芬那晓避当门。
毋言白简何人指,只是青山圣主恩。
入春忧病未堪除,弹指浮荣业已虚。
时到覆蕉能得鹿,事违缘木可求鱼。
鲛珠掬就机头泪,贝锦裁将箧里书。
偶然文字落尘寰,耐可争名眼睫间。
侧理细书三万纸,自封云检施名山。
累身元只是虚名,损尽虚名事事轻。
折莫酒垆禅榻伴,也能驱遣过残生。
朝成嫫母昨夷光,未必蛾眉一夜霜。
何似村中浣纱去,任他明月照空房。
十年华省隔鸣珂,惊见勋名霄汉多。
揽辔马群空冀北,按章霜色扫牂牁。
中丞饷道专持节,天子宣房宠赐歌。
悟道方知色即空,乐全深得种花功。
愿从真隐师为圃,敢意芳根与乐丛。
陶令欲归三径老,海神更借一帆风。
扬州隋故都,竹使汉名儒。
翊圣恩华异,持衡节制殊。
朝廷连受脤,台座接吁谟。
相梦如相见,相思去后频。
旧时行处断,华发别来新。
浪动三湘月,烟藏五岭春。
握手与君别,歧路赠一言。
曹卿礼公子,楚媪馈王孙。
倏尔生六翮,翻飞戾九门。
寂寥虽下邑,良宰有清威。
苦节长如病,为官岂肯肥。
山多村地狭,水浅客舟稀。
近得雷州信,遥闻弟侄来。
江山淹远望,天地保疏材。
乡为鱼羹起,今宁马豆猜。
往备清华职,宁知濩落心?
槐街春日盛,杏省午烟深。
出试终何补?还归敢自任。
只惭山泽吏,空受二毛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