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千竿修碧净无尘,长伴先生自在身。
万卷旧书中夜烛,满怀和气四时春。
长年漱炼颜如玉,一字推敲句有神。
年来日日候阴晴,浑是耕耘陇上人。
但得鸡豚欢里社,敢将蛊鼠累陶钧。
树杪风来玉佩惊,仙香远胜市廛清。
细看一段孤高趣,恰似幽人避世情。
杨君好古天下无,自信独与常人殊。
勤身所营世或弃,反眼不顾我以趋。
彼其察物类有道,能取精妙遗其粗。
宫树烟开敞禁扉,儒冠罗立望天威。
霜清广殿鸣鞘肃,日上觚棱翠盖飞。
玉勒帕鞍龙在御,锦衣腰剑士成围。
絮飞丝堕满春阴,叹息流光节物深。
鸡鞠自喧游侠地,莺花空思长年心。
寂寥功业看孤剑,淡薄情怀寄素琴。
天工不为神,众物自我具。
钱侯扫墨笔,敖跪生指顾。
如依石穴出,尚想秋江度。
青春之来漫无踪,但见佳气流融融,天地百物和风中。
轻雷殷出草根绿,丹霞散作枝上红。
鸣蜂喧空蝶扑地,似与游人报芳意。
新雨稍添清禁润,斜阳初下直庐明。
方惭饱食无裨补,更作长廊百步行。
沉阴消尽见春和,初放扁舟溯绿波。
水际踏青怜日暖,林间举白为花多。
狂从田妇窥篱看,醉任家童刮鼓歌。
君家竹上露,点缀如明珰。
垂枝乍惊重,映日复能光。
聊可助清兴,安知为羡祥。
华萼相辉采翠重,几番浓艳九春中。
根盘省闼偏含润,影拂邻墙暗逐风。
繁若百枝然宝炷,深于三入染纁红。
金支烨烨映宣宫,致福诚由上德崇。
九庙灵光流自远,七明嘉种感潜通。
瑞图丹采终难状,药谱神功未易通。
腊前寒雨已为霖,一夕皑皑变暝阴。
春圃暗惊花萼早,客舟偏觉漕渠深。
都无车马尘过眼,唯有尊罍酒惬心。
近甸无辞暂驻车,吴门虽好隔重湖。
且尝竹苑迎霜兔,休忆松江上钓鲈。
老见交朋尤眷恋,醉吟风月好踌躇。
闻说羌戎出塞行,征人才听泪交横。
三秋霜气先时至,万里乡心半夜惊。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长卧邬亦牵情。
官局诚俱冷,交盟信不寒。
风霜两鬓白,冰檗一心丹。
未剖方州竹,犹熏画省兰。
倦游城阙只疏慵,偏爱君家好事风。
后院按歌声不歇,雕章得句曲方终。
欢来趋向诸缘息,醉里情怀万虑空。
自别金陵笑语稀,中途相见得相依。
也知幕府无多客,共候将军几日归。
两载伤怀,都挂在、一钩眉月。
独立尽、莲街残漏,声声未歇。
遥见银河光闪处,仙云宛转香风烈。
瞻望昭回每夜分,崇朝忽起泰山云。
乾坤荡暑如醒醉,江海生波想织纹。
禁漏深迷天阙晓,朝衣凉带御炉熏。
花落春台静,莺啼晓枕惊。
竹间流水过,窗外白云生。
襟抱怀冰爽,诗篇叩玉清。
青春忽已过,白发不须惊。
招隐寻居士,论文访友生。
到来尘虑息,归去梦魂清。
兴发寻荒径,途穷见宝坊。
随宜聊复饱,触处得追凉。
取友真濠上,怀人向渭阳。
鹿苑江南寺,龙沙城北游。
修椽云自宿,返照雨还收。
禅麈寻支遁,棋枰对弈秋。
作者傍边好见闻,速来就汝作比邻。
诗中活法无多子,眼里知音有几人。
尔许精奇花粲笔,岂容尘俗海翻银。
沴气反为和气来,长沙千里一瑶台。
新炊顿顿匙抄玉,熟睡家家壁撼雷。
天直于人如合券,公应怜我欲停杯。
候潮翻雪响泷泷,砥柱中流势激撞。
岂有明珰遗洛浦,欲投圆璧誓长江。
雪涛杂沓蜃楼起,海峤微茫雁字双。
晓莺声里。
睡思酣犹美。
旖旎红娘冰雪体。
安分何劳把命占,渐看白发间苍髯。
蝉依晚树吟中乱,蜂采秋花酿后甜。
霜径菊香凝绿酒,月庭竹影上疏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