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客里逢秋醉似泥,空堂独卧意凄迷。


乱号庭树西风急,斜挂城楼北斗低。


末路敢贪请鹤料,微官久厌驾鸡栖。

陆子病少间,独卧溪上堂。


人静鱼自跃,风定荷更香。


素月行中天,流萤失孤光。

万劫千峰绕座隅,一泓澄澈见游鱼。


谁家栏槛烟云里,坐我潇湘水墨图。


人物度桥疑海市,楼台拍水信蓬壶。

吾乡今代刘更生,新序说苑落笔成。


问渠才思宁底巧,玉泉绕屋供双清。


此泉来从何境界,银河飞下双罗带。

银河一派天上来,霜松万本水际栽。
公干作亭占佳处,拦住清风入窗户。


醉馀绿绮膝上横,学得松声与水声。

空蒙乍敛,波影帘花晴乱。
正西子、梳妆楼上,镜舞青鸾。
润逼风襟,满湖山色入阑干。

石径幽云冷,步障深深,艳锦青红亚。
小桥和梦过,仙佩杳、烟水茫茫城下。
何处不秋阴,问谁借、东风艳冶。

一径幽香。
傍猗猗修竹,疏影扶将。
横斜深院宇,冷艳小池塘。

丹丘瑶草。
不许秋风扫。
记得对花曾被恼。

亭下新池好,亭中古意存。


欲通溪上路,遂辟竹边门。


自昔好宾客,相传到子孙。

野夫策杖村南复村北,处处东君吝消息。
瞥然缟素一枝横,又见琳琅数竿碧。


一枝春之先,数竿冬之后。

上人碧云房,苔地不盈丈。


古石六七株,修竹覆其上。


石兄既奇秀,竹君亦高尚。

禅宇初无好事名,君来殊欲称高情。


诛茅治屋忘多施,洗竹疏泉得二清。


苦任雪霜凌劲节,静和风月泻寒声。

丛竹香深蕙草寒,孤高遥在翠微间。


上林何限看春客,未借金梯此再扳。

钿阁月初斜。
霓裳闲旧家。
病西风、还护屏纱。

淡妆疏影两依依,点缀横斜画总宜。


恰似孤山篱落畔,小溪如练月如眉。

寒风忽霁千山雪,晴云忽吐三更月。


清姿皓魄共澄鲜,双献空门斗奇绝。


空门雪月最清嘉,总为高僧转法华。

海子桥边丝雨晴,水衡亭下縠波生。


珠宫坠月醒龙梦,琼岛回风送鹤声。


细数更筹怜夜永,遥瞻宸极愿时清。

吏退公庭雁鹜行,持杯暂对水云乡。


山开罨画涵晴影,花落胭脂漾晚香。


酒帜隔津标柳陌,渔舟避浪向蒲塘。

帝城何处不红尘,小海危亭独可人。


笭箵舟航浮上闸,笙歌池馆接西津。


恩波浴鹭连洲暖,宫树啼莺隔岸春。

庐陵两生来作掾,齑瓮长年冰雪寒。


中书八座共相许,华衮一字诚为难。


风神左右映白璧,文彩上下翔青鸾。

一片灵台湛碧虚,此身真在水云居。
壶中秋月冰相映,帘外春风草不除。
老鹤枯琴君子操,牙签玉轴圣贤书。
翠云白雪两仙容,未怯姮娥傍月宫。
若把佳人较清绝,争妍应愧伯夷风。
浑沦一段轻清气,天收不尽归于地。
凝者为山融者溪,揽之可使凡骨蜕。
主人著亭溪山间,心与溪山相往还。
马蹄车辙前门外,江声山色后堂背。
左手持盘右把杯,家人怪问翁何在。
小阁峥嵘负后堂,图书左右翁中央。
莫言苏耽神,漫说董奉仙。
惟我葑溪南,国医世称贤。
以医名世三十载,轩岐道术何精专。
凿开苍翠著幽亭,正取澄江一镜平。
嘉木千章垂倒影,支流三道咽寒声。
桥横古路肩相属,云衬斜阳眼自明。
水竹两奇绝,客来安此名。
那知污秽里,识得是真清。
潦收池净见鱼行,木落山空鸟语鸣。
更待夜深来徙倚,要看霜月斗波清。
重开杰阁似天成,气压尘阛境自清。
一水深澄苍玉远,五峰齐峙翠屏横。
未谐广厦万间志,且惬行人六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