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暂别瑶墀鸳鹭行,彩旗双引到沅湘。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史笔枉将书纸尾,朝缨不称濯沧浪。

白笔南征变二毛,越山愁瘴海惊涛。


才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阊阖欲开宫漏尽,冕旒初坐御香高。

金碧禺山远,关梁蜀道难。


相逢属晚岁,相送动征鞍。


地咽绵川冷,云凝剑阁寒。

殿栋洪纷冒紫霏,新闻再拜上丹墀。


日高中禁仙香馥,辇度横街赭伞移。


宝校对呈天厩马,轻兵看阅羽林儿。

清时天上诏书稀,曲水从游许布衣。


插羽满浮寒食酒,倚栏同忆故山薇。


碧桃绕观春风静,柔櫓摇汀夕照微。

张绪风流士,文昌古淡诗。


发扬知有助,埋没竟多时。


公已勤雠校,神应作护持。

文采推前辈,儿童识姓名。


日边张右史,江左谢宣城。


自恨空飘泊,无由见老成。

钱塘帝都会,西湖地灵杰。


天目日夜翰,神瀵汇兹穴。


山拥三面螺,城弯半弓霓。

尊酒相逢半八仙,鬓丝我类杜樊川。


江东渭北四方客,楚尾吴头五月天。


莲社滥陪陶令饮,兵厨聊击陆生鲜。

清明初过后,正空翠、霭晴鲜。
念水际楼台,城隅花柳,春意无边。
清时自多暇日,看连镳、飞盖拥群贤。

平生仰东坡,苏程契尤熟。
两家流庆深,云外世高躅。
于今凤池贵,方判卞氏玉。
去国无庸似叶轻,丈夫胡忍此收名。
迟迟自罄臣心力,恋恋犹贪主圣明。
正尔钓丝江上去,依然羽扇箧中情。
曳裾闻尔相东平,诏许亲藩借老成。
梁苑词臣齐客在,济南经术汉家名。
驱车落日河流远,策杖秋风岳顶行。
汉节螭坳出,青毡映父兄。
天方摧丑虏,人已望神京。
使指今兹重,边尘定可清。
大哉天地仁,生意无尽藏。
芳春三月时,五阳正敷畅。
在卦则为夬,泽下于天上。
曾侍螭头立。
吐危言、婴鳞编虎,扶持鳌极。
谁炼精金铸刚卯,气节毅然镇国。
首尾四年,台省好官,都做一回。
便前头更有,合当做底,何妨且恁,猛省归来。
甲第新成,开尊行乐,脆管繁弦十二钗。
狂吟不觉兔毫枯,偶探囊中笑子虚。
欲觅管城何处是,中书君自有中书。
玉版丰标清更臞,紫姑道味颇甘腴。
遣渠问讯紫薇老,后省厨供有此无。
经笥深无底,高谈一座倾。
置身初濩落,有子晚光荣。
命服乡闾贺,安舆里巷迎。
诸父乌衣集,公时预往还。
凉秋同出郭,胜日共寻山。
电掣流年速,舟移古岸闲。
月宿南斗穷何遣,爬沙脚手钝可咍。
一生冰清但糠秕,两鬓雪白独尘埃。
达人疑剑未免按,夷途荐毂谁当推。
长公前日辞揆涂,少公今日被锋车。
路人共指拜内相,天子久欲登鸿儒。
黄麻端拟似经训,金莲不独荣传呼。
胸蟠补衮五色丝,笔驱波涛三峡词。
上追班马真辈行,下视燕许如儿嬉。
拙工废绳那足道,巧匠缩手今当施。
阁下相期久,山中把酒稀。
未能容我去,又复送君归。
柱史宁终隐,威颜暂咫违。
东溪诗似老弥明,倾盖论诗绝点尘。
笔墨为供无尽藏,江湖乞得自由身。
出门远送成惆怅,无计相留更主臣。
无人为辨乐羊书,却向空山问草庐。
世上荣枯无定在,眼前毁誉竟何如。
寸心未彻九重上,百口仍行万里馀。
绣谷流明帜。
稳飞舆、茵柔草碧,盖欹松翠。
遨首意行穷绝顶,彩榭千年胜地。
昔人为太守,南物不入囊。
亦有市文集,悔恨不能忘。
所以致平理,闾阎富而康。
官柳阴阴密著行,飞来黄鸟忽成双。
身沾仙露香犹在,眼饱珍羞赐即扛。
酒量不多容我醒,诗魔无奈得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