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词语平生故自芜,登高重愧赋成初。
诸君此处识老子,右卫向来烦长舆。
波上旌旗飞退鹢,楼前歌管出金鱼。
君不见何曾万钱不下箸,一食淋漓污刀俎。
又不见王济春醪人抱瓮,盈缶蒸豚渍人乳。
百年光景电画水,口腹何须事如许。
妙龄擢秀如黄童,藉甚词林振古风。
澜翻千载常在口,磊落万卷独蟠胸。
不将龟筮论从逆,独向诗书有高识。
去者勿戚戚,来者勿赫赫。
天地犹乘除,万古晨有夕。
讵知今时今,不作异时昔。
涿野轩皇陈,丹浦帝尧心。
弯弧射封豕,解网纵前禽。
凭高御爽节,流月扬清阴。
春林已自好,时鸟复和鸣。
枝交难奋翼,谷静易流声。
间关才得性,矰缴遽相惊。
篙师郭西门,矫首霞外岭。
森秀未及探,荒苔吊秋井。
剑精沉夜白,漆炬翳馀耿。
昔游第一峰,遍数东南岭。
传闻吴阖闾,曾照山上井。
谁期此一杯,玉雁閟孤耿。
客游九龙冈,道出白虎岭。
拄杖谙独登,煎茶汲僧井。
歌客寡俦匹,历览思弥耿。
清游及新霁,缓步得嘉宾。
古木寒泉寺,鸣鸠乳燕春。
山行六七里,舟受两三人。
新荆棘路旧衡门,又驻高车会一尊。
寒骨未沾新雨露,春风不长败兰荪。
丹诚岂分埋幽壤,白日终希照覆盆。
落花寂寂草绵绵,云影山光尽宛然。
坏室基摧新石鼠,潴宫水引故山泉。
青云自致惭天爵,白首同归感昔贤。
鸟啼莺语思何穷,一世荣华一梦中。
李固有冤藏蠹简,邓攸无子续清风。
文章高韵传流水,丝管遗音托草虫。
桃蹊李径尽荒凉,访旧寻新益自伤。
虽有衣衾藏李固,终无表疏雪王章。
羁魂尚觉霜风冷,朽骨徒惊月桂香。
芳姿抱青峦,根蔓殊众品。
水净隐帘珠,云开露屏锦。
沥沥岩风来,幽香泄清凛。
溪转闻鸣泉,林疏渲苍藓。
䔩洁来潺湲,凝光散清浅。
未知适所从,空山漫流衍。
石笋生孤标,屹立青冥直。
根横晓浪痕,箨卷春云色。
棱棱长钧锋,应使山魅惕。
谁种薜荔花?盘根上幽石。
玲珑珠缀晓,香霭岑岚夕。
却误贪寝人,遗衣挂苔壁。
啧苏出深窦,欣然傍欹壁。
清漱疏林澄,光净寒石白。
一劳意渴甚,挽玩此水碧。
峭笋倚溪壖,雄标屹霞境。
云披看卷箨,波静见垂影。
顿翼已栖林,残阳方在顶。
昔贤遗宅悬千载,此日高旌到二公。
人去碧山空有鹤,兴来彩笔总如虹。
晚搴蘋藻春云里,醉倚蒹葭暮雨中。
方舟临古渡,分路思依依。
自是行人众,非关送客稀。
晋山将北向,楚水复西归。
岁云暮矣天涯客,今夕能来慰不眠。
坐久依依思远道,气酣往往说当年。
春游吴苑君常惯,雪咏钟山我自怜。
芳菲愁断未能裁,谁展霜姿到碧苔。
鲛室泪消琼岛月,凤城香绽素霞杯。
佳人咳唾三秋色,野客追攀九日台。
皎皎秋圆月,亭亭夜迥台。
光随车马上,步接斗牛回。
赋雪邹枚迹,临风李杜杯。
九州遍历客行程,满目江山百卉荣。
天地尽从人事好,岁时不觉春王正。
家家柏酒辞寒腊,处处笙歌庆治平。
萧然何所有,瓢笠与青童。
住可为山长,来先问石公。
梅迟若待客,松嫩已知风。
未许言高隐,茅亭置水乡。
选苔先覆地,借竹远临墙。
辩古藏俱出,谈空兴倍长。
皎然凝静夜,万象此森森。
素色浑江汉,寒辉自古今。
劬同冬日爱,肃若秋霜深。
笛谱久无传,冷落孤山社。
觅得半个难,何况同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