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月华如水浸瑶阶,环佩声声扰梦怀。


记得吴王宫里事,春风一夜百花开。

江南花草尽愁根,惹得吴娃笑语频。


独有伤心驴背客,暮烟疏雨过阊门。

去此十三秋,重来雪满头。


镜颜加老丑,诗骨带穷愁。


鸟语新晴树,人寻旧倚楼。

客星聚吴会,诗派落松江。


老眼洞千古,旷怀开八窗。


风流谈夺席,歌笑酒盈缸。

十年多患难,此日一牵裾。


幸见清霜委,难辞白发俱。


半生三四见,晚饭一双鱼。

旧日堪为将,今来复授经。


主人盛供帐,醉尉止都亭。


终岁只在野,因予一入城。

烟水吴都郭,阊门架碧流。


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


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

韦白两公名欲埃,芗林一出未难才。


树从居士池边种,香入苏州句里来。


陶令北窗应好在,何郎东阁为谁开。

君家两参预,汉代韦平氏。


留耕而耕存,惟有是以似。


乃祖忠文公,补天扶国是。

我因国破家何在,君为唇亡齿亦寒。


南渡岂殊唐社稷,中原不改汉衣冠。


温温雨气吞残壁,泯泯江潮击坏栏。

吴甸落花春漫漫,吴宫芳树晚沈沈。


王孙不耐如丝雨,罥断春风一寸心。

能谙肉芝样,解讲隐书文。


终古神仙窟,穷年麋鹿群。


行厨煮白石,卧具拂青云。

我见先生道,休思郑广文。


鹤翻希作伴,鸥却觅为群。


逸好冠清月,高宜著白云。

中峰和上吾师侍者。
孟頫和南谨封。


孟頫和南拜覆,中峰和上吾师侍者:


孟頫归自吴门,得所惠字,审道体安隐,深慰下情。

祝东风暂小,为幽树、停阴芳阁。
露妆未晞,香心拚退却。
丝恨垂落。

徵君姓字动青霄,彩笔寒回气象饶。


出后东山仍远志,见时沧海失阳鱎。


风尘偶贷嵇康懒,春雪还堪宋玉骄。

吴阊寒望郁萧森,李郭仙舟重古今。


千里关河谁命驾,百年天地此披襟。


中霄剑动延津气,白雪弦开郢国音。

白日丽中天,群星环北极。


麟凤既郊游,猿鹤不遑息。


策杖辞永嘉,呼舠凌震泽。

威凤虽未仪,其彩必九苞。


诵君河东赋,煜然见一毛。


矫翼叩天阍,长鸣瑞圣朝。

东风吹花绘吉州,江学城头吉字流。


凤凰岭上挂飞瀑,片片并入桃花湫。


春雷唤龙龙欲起,吸雾腾波几千里。

吴郎嗜酒好诗雅成癖,千金散尽家四壁。
巷讥室谪了不关,瞪眼模糊向天白。


自云得尚汪中丞,所愿更识历下生。

扬州白盐雪满船,扬州白苎白于绵。


莫将流水轻弹尽,此调那容估客怜。

梁生日赋广陵潮,一水吴门天样遥。


二十四桥都踏遍,可曾还见伯通桥。

三匝啼乌无树依,江南春尽见霜飞。


知君不领胡威绢,鸡骨支床一布衣。

吴阊钟动月初弦,骚屑悲风搅夜眠。


不为斗间新剑气,何因得唤孝廉船。

怪汝深杯百不辞,夜央相对各凄其。


朱门酒肉应无限,谁解将情向别离。

君为北客向南征,我是南人暂北行。


阳鸟欲辞春燕至,那能不起故园情。

君王不爱彻侯章,大将仍分副相床。


攀卧万人阗槜李,参差两地满甘棠。


家家尸祝烦巫史,字字讴谣上太常。

虚堂跋烛且从容,十载吴门忆景从。


脱赠祥刀犹似电,佩来华剑已成龙。


三台执法新推长,八座论兵旧折冲。

数弓瓯脱一蜗庐,老去生涯自有余。


但饱何须香积饭,得闲能厌惠陁书。


师教忍辱波罗蜜,代有同生蔑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