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僧好寂静,入云恨不深。


峰间一雨昏,林表孤灯沉。


往来有猿狖,呼啸自成音。

既将茅覆檐,复有松为盖。


五里入山时,憩此得寒籁。


曾无康乐游,但见云衲会。

山为骊龙蟠,谷作骊龙腮。


珠树存其间,谁采明月来。


何须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重云不藏春,深窦常有雪。


晓月号松猿,晴壁挂海霓。


终恍无心人,区区佩环玦。

七聚惟莆最僻穷,四明狂客此飘蓬。


圣门性命言犹罕,俚俗支干说未通。


子术纵高于季主,吾年已老似申公。

子去为仓氏,人应重客卿。


须怜舂簸苦,勿爱釜钟赢。


羊贵脾神厄,蔘佳肺气平。

外署清郎出佐州,嘲辞不畏上山头。


天中倦目迷云阙,江上归帆避石邮。


佳设自随宾早晏,还书宁畏渚沈浮。

大庭联袂掞英华,龙凤池名在一家。


雁塔墨痕鸰继序,桂林春色棣交花。


袍薰茂草萋萋远,樯竖归风栉栉斜。

高人谢世纷,诛茅在绝壁。


十年不下山,旧路掩深棘。


出门复踟蹰,触步有崩石。

野意云同散,闲门草自新。


不知世网密,为谢客车频。


风月兼忘我,山林亦恕人。

三千功未了,大道本无程。


好共禅师好,常将药犬行。


石门红藓剥,柘坞白云生。

淮海兵荒日,分飞直至今。


知担诸子出,却入四明深。


衣必编仙草,僧应共栗林。

解夏还寻旧寺栖,满船黄叶过长溪。


袈裟影入秋山远,舍利光悬夜塔低。


鹅识讲时常绕听,猿知定后不惊啼。

寄语关门吏,休轻尚布衣。


叔孙聊应召,周党竟辞归。


赤日京城远,苍烟海树微。

莲阁红堪掣,兰池静不流。


梯航纷绝徼,冠盖错中州。


草市朝朝合,沙城岁岁修。

佛磬云中寺,樵歌郭里湖。


城居荫杨柳,野寇息萑蒲。


巫语传杯珓,渔蓑入画图。

禽孝传居俗,风痴动浃旬。


灵鳗旱天雨,圣米歉年莼。


江涨长如海,冬温恰似春。

稻饭雪翻白,鱼羹金斗黄。


鲒埼千蚌熟,花屿一村香。


海近春蒸湿,湖灵夜放光。

巷陌随桥曲,闾阎占水穷。


郡楼孤岭对,市港两潮通。


春暖鸡鸣岙,秋寒鸭信风。

箔蚕迎豆熟,江雪伴梅消。


抵虎螯经夏,跳沙蛤趁潮。


酒罂双印贵,药肆万金饶。

御史平囚日,郎中渡母年。


丰碑推笔妙,孤冢枕城偏。


白鹤空寥泬,黄蒿尚蔓延。

澄水铺千练,平山伏万犀。


月桥莲棹小,春圃酒旗低。


蓬岛云长在,桃源客不迷。

百粤喧哗外,三江指顾中。


耕桑遗俗在,草木故城空。


近泽知田美,多鱼验海丰。

何事鞠侯名,先封在四明。


但为连臂饮,不作断肠声。


野蔓垂缨细,寒泉佩玉清。

山实号青棂,环冈次第生。


外形坚绿壳,中味敌璚英。


堕石樵儿拾,敲林宿鸟惊。

石浅洞门深,潺潺万古音。


似吹双羽管,如奏落霞琴。


倒穴漂龙沫,穿松溅鹤襟。

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


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

鹿亭岩下置,时领白麛过。

草细眠应久,泉香饮自多。

认声来月坞,寻迹到烟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