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韶序届仲春,迟晷正骀荡。


好音流晛睆,时服改纤纩。


英衮枉嘉招,夙驾东闉仗。

好在驰烟路,平生载酒行。


摧藏身久病,契阔岁频更。


昨夜灯花绕,今朝稻把晴。

颂美驰千古,钦贤仰大猷。


晋公标逸气,汾水注长流。


神与公忠节,天生将相俦。

天弓拨其弦,平地跃虎狼。


腥风扇九泽,浊雾干太阳。


琐琐蚊与虻,亦沸如蜩螗。

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


春随井气生,白花飞蒙蒙。


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我坐许昌尘土中,山翠泉声违眼耳。


公虽被谪守滁阳,日少郡事穷山水。


东南有风西北来,忽得书诗连数纸。

嘉平至孟陬,丽谯春再颁。


齐民拨不开,杂遝来如山。


农家卜休咎,多以觳觫观。

馺娑蜚廉次第开,鸣鞘传跸自天来。


云随彩仗低临幄,柳压金堤翠入杯。


槛倚柔风丝缥渺,花翻丽日影徘徊。

春尽少欢意,昏昏睡思添。


正忧花意索,更用雨声兼。


乍语莺喉涩,慵飞柳絮黏。

翰苑昔陪侍,天光辱顾瞻。


宠虽承涣汗,功不立毫纤。


山鹿缨频顿,铅刀砺不铦。

太极登徽册,鸿恩润庆图。


三秋少皞月,五日汉家酺。


硕惠东西暨,高年左右趋。

赁舍喧卑谪宦情,同年邀我住公庭。


不离鍊药煎茶屋,便坐吟诗看雪厅。


苔径乍行侵屐绿,竹窗初卧满床青。

雪乾朱澹殒仙姿,千岁无徵事可悲。


埋瘗肯饶鹦鹉冢,飞鸣不到凤凰池。


遗翎尚在飘松径,旧迹犹存傍槿篱。

山云漠漠雨霏霏,正是骚人唱和时。


谪宦惭无贾生赋,愁霖合有谢公诗。


已妨步月尘凝榭,恐误登高菊满篱。

愁霖百日思低迷,昨夜星辰似旧时。


稼穑已伤忧客计,津梁全坏怯归期。


丹河浪减沙痕涨,锦岭霜晴月影迟。

如何小郡滞清贤,未得徵归振鹭班。


莫怕三年持汉诏,犹胜迁客卧商山。


俱谙宦路须推命,同有诗情合好闲。

预忧囊瘿病龙钟,乞得仙方便有功。


纵免项如樗里子,也应头似夏黄公。


西晖亭下峰峦碧,南静川中木叶红。

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


人归三岛路,日过八花塼。


鸳鹭皆回席,皋夔亦慕膻。

莫恨当年入用迟,通材何处不逢知。


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


公干寂寥甘坐废,子牟欢抃促行期。

时节虽同气候殊,不知堪荐寝园无。


合充凤食留三岛,谁许莺偷过五湖。


苦笋恐难同象匕,酪浆无复莹蠙珠。

雕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


珠帘烛燄动,绣柱月光浮。


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

烟水吴都郭,阊门架碧流。


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


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

是身本蘧庐,误得两朱轓。


朅来卧江楼,白鸥看飞翻。


惊鸿卷西风,吹落云水间。

治剧君能佚,居闲我更慵。


自惟降藻丽,不解断舂容。


寡和知高唱,深情见古风。

昔年吟醉绕江蓠,爱把渔竿伴鹭鹚。


闻说小毫能纵逸,敢凭轻素写幽奇。


涓涓浪溅残菱蔓,戛戛风搜折苇枝。

七子风骚寻失主,五君歌诵久无声。


调和雅乐归时正,澄滤颓波到底清。


才大始知寰宇窄,吟高何止鬼神惊。

旧诗常得在高吟,不奈公心爱苦心。


道自琐闱言下振,恩从仙殿对回深。


流年渐觉霜欺鬓,至药能教土化金。

献岁杓频指,良宵箭独稠;


东皇添玉历,南陌驻银钩。


蓂荚应双吐,椒花已两浮;


小年灯市永,午夜漏声悠。


月令初中节,风光第几筹?


蟾辉看倍皎,莺语听全流。

三径风霜利若刀,襜褕吹断罥蓬蒿。


病中只自悲龙具,世上何人识羽袍。


狐貉近怀珠履贵,薜萝遥羡白巾高。

孤云乘天风,飞入海上山。


松声发鼓吹,导我登层峦。


平生烟霞想,政在岩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