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南咫尺帝城隅,山灵水秀相盘纡。
中有瀛海接银汉,吞九云梦涵五湖。


太行西来走其下,排列七十二朵青珊瑚。

我居何所,南山之下。


油油者云,窈窈其阻。


衡门在阿,翳彼嘉林。

高人爱傍清江住,草屋松林带烟雾。


书帙闲栖案上云,钓竿静倚门前树。


树枝蜷曲交棠梨,上有古藤萦结之。

刺篙度回渚,解带会微风。


仰视青天高,浩歌秋水中。


沧江渺空碧,嘉树发霜红。

春船出峡声嗷嘈,众工力险齐所操。


两崖牙角不可触,直指洄洑乘虚涛。


瞥然势脱千丈落,万叠青山去如掠。

小航冲风岸将及,行人下马沙头立。


水阔云深野渡闲,天寒日暮归心急。


人生行役安可休,到江路尽还通舟。

高人霞裾青玉筇,径行自挟双青童。


飘然独往不可挽,逸气矫矫如飞鸿。


峰回涧折流淙怒,仿佛崖阴见行路。

高堂展图飒寒景,古桧峨峨出苍顶。


坐上疑闻啄木声,空中忽落蛟龙影。


干株偃蹇势回薄,梢节盘撑气深猛。

曾踏扁舟事钓渔,垂纶直下碧潭虚。


归来高卧青山里,闲看桃花忆鳜鱼。

我昔棹船过横月,醉唱吴歌夜中发。


鹅公岭头月东出,百尺清潭写毛发。


买鱼溪口烧荻烟,回首旧游今惘然。

吁嗟乎空山抱余琴,以来归兮吾将以弹。
山之洼兮石之端,我其听之兮以写猗兰。


按余徽兮作复止,风冷冷兮触宫徵。

吁嗟乎中谷把吾书,以归来兮于焉以读。
谷之阳兮云之麓,峰盘盘兮石如玉。


我居孔幽兮翳彼嘉木,遐思古人兮言抽其椟。

秋屏列岫之间,乃有万氏之圃,幽人之居。
门前青柳日系马,池上紫菱时钓鱼。


前年尘起龙沙北,万氏林居总萧瑟。

金华仙人余仲扬,笔墨萧疏开老苍。


昨看新图湖上宅,烟雾白日生高堂。


层峰上蟠石皓皓,绝岛下瞰江茫茫。

南天北风暗吹雪,川上遥峰互明灭。


云阴欲堕晓光迷,河流不动层冰结。


鱼龙下蛰深泽冷,鸿鹄啼饥眼流血。

山风不作众壑静,江雨初飞入寒暝。


绿浦迢迢碧草交,丹崖窈窈青林并。


金牛石前螺子冈,子行何时归故乡。

李侯昔牧黄岩州,骑马日向黄岩游。


黄岩山下多水竹,五月海气凌清秋。


李侯为政百不忧,濯缨日寻南涧流。

修篁偃树沧江上,落雁浮云夕照间。


意不在鱼招不起,青山对坐一竿闲。

登天台,望桂林,桂林邈在千里外,有母不见,使我三岁袅袅悬归心。


山海兮冥冥,桂林兮青青,安得身为云,从风上下兮日往来乎亲庭。

竹萌车迸鱼冰跃,高堂鼎裀盛帷幕。


弄雏索果笑牵衣,人生无如奉亲乐。


长成倏复成蹉跎,禄养不干将奈何。

渔家乐,船里为家无土著。
朝朝日日大江边,长汀短汊从湾泊。


醉眠饱食托烟波,却笑傍人事耕作。

颍川阳城之间,乃有云气郁然而干天。
中峰拔地九千丈,三面侧叠开青莲,云是嵩高之层巅。


扪柳掠井当星躔,往往白日朝群仙。

褚君本是河南褚,家在卧龙山下住。


一从辟椽入中书,长忆龙山读书处。


山中白云相卷舒,褚君卧云方读书。

越中山水称雄秀,越中胡家称孝友。
父母怡愉在一堂,六十齐年健相守。


人言积善深且长,早有令子登贤良。

远山如眉,近山如茨。
洲渚盘互,林木纷披。
云浓浓以凝宇,烟淡淡而凌陂。

姑苏好山名昆丘,玉作芙蓉凌九秋。


至今宝气伏光彩,白石磊磊皆琳球。


问君何年宅其下,桂馆芳堂极潇洒。

九鹭何娟娟,翔集在中沚。


感此秋气澄,森然欲飞起。


差差白羽分,皦皦皓翼比。

影落松林初散漫,阴浮野水暂稀微。


时来天上从龙去,五色祥光夹日飞。

练江白如练,千丈峡中流。


客有槎上仙,啸歌在扁舟。


风吹石楠树,沙浪蹙微雪。

山暖锦云香,江晴翠黛光。


烟林交翡翠,风槛舞鸳鸯。


路转川原迥,潮通浦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