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图书老矣尚纷披,神劓天黥以有知。


茅竹结蟠聊一愒,却寻三界外愚痴。

轺驾一封急,蜀门千岭曛。


讵分江转字,但见路缘云。


山馆夜听雨,秋猿独叫群。

传令收遗籍,诸儒喜饯君。


孔家唯有地,禹穴但生云。


编简知还续,虫鱼亦自分。

不事兰台贵,全多韦带风。


儒官比刘向,使者得陈农。


晚烧平芜外,朝阳叠浪东。

雨露满儒服,天心知子虚。


还劳五经笥,更访百家书。


赠别倾文苑,光华比使车。

上古包羲卦初画,五行之金刀为革。


两仪四象生□□,□初一圈为太极。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木天临翠辇,鸳侣集华簪。


广学心常切,因文道可寻。


横汾阴岂昔,来泮水犹今。

抚序权居北,占星壁在东。


斯干歌翰苑,于乐鬯儒风。


改殿当年异,登瀛此日同。

驱传草连天,回风满树蝉。


将过夫子宅,前问孝廉船。


汉使收三箧,周诗采百篇。

黄金汉鼎青错落,绿玉秦玺红屈蟠。


龙翔凤翥入刀笔,宝晋山林风月寒。

富儿种卮敌封君,贫翁结柳呼奴星。
物理亏盈蛇夔蚿,惟有读书可以逃天刑。


守玄老死天禄阁,巧宦三入承明庭。

旧国才因地,当朝史命官。


遗文徵阙简,还思采芳兰。


传发关门候,觞称邑里欢。

舜承尧治焕有章,祥开东壁正腾光。
天临广内朝班肃,宴款仙山午漏长。
已庆车书同薄海,行看琛贽尽名王。
竹风清处只题诗,一寸并刀不浪施。
能事自应难受逼,知音宁肯亦相辞。
新形活动盘苍纽,古篆横斜度赤丝。
同着宫袍谒建章,怜君久滞鬓毛苍。
凤巢阿阁终呈瑞,玉蕴昆山已露光。
当道岂能私用舍,老天先自定行藏。
谁镌玄璧巧成章,工部才优笔力苍。
鼎足钗头无玷缺,垂金屈玉有辉光。
应时文字凭私记,遗后诗书赖永藏。
剪刀知汉篆,符刻是秦书。
磨砺形模小,雕锼字画疏。
绝怜新制巧,岂识古文馀。
岁晚江关倦客,橐笔多幽绪。
天许精庐暂寄,宵烛清光映月,晨砚凉痕对雨。
秋心暗证,惟有闲庭老树。
我乏君家玉印材,强寻厄木倩君开。
无盐恐有遭逢处,也道曾将刻画来。
信手挥斤出古文,商盘秦鼎失精神。
烦君惜取铸金手,留待人间周伯仁。
我有餋生四印,从渠□□双传。
推出一窗明月,梅花枝上先天。
茅山许史旧诸孙,还向仙台卧白云。
竹外画沙迷鹤迹,花间引水泛鹅群。
苍崖翠刻金书字,丹井银床玉篆文。
平生无所好,所好在图书。
藉此传心印,千秋意不虚。
大好佳山水,天外有人间。
惜哉如此烟景,都付与谁看。
自古诗人未到,一任峰青江碧,寂寞几千年。
万株古柏参天,宫鸦依旧声声噪。
平沙浅草,盘筵占地,当年驰道。
方土分明,社原未屋,夕阳犹照。
尽日霏霏洒禁闱,蓬山高会各增辉。
数行御札鸾凰舞,一幅天歌锦绣飞。
席上共惊飘粉絮,笔头争看落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