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减尽腰围白尽头,经年作客向夔州。


流离去国归无日,瘴疠侵人病过秋。


菊蕊残时初把酒,雁行横处更登楼。

秉炬夜离驿,戴星出西关。


舟人飞画楫,门锁响铜环。


渔火明遥浦,溪风解醉颜。

地锦花铺地锦衣,碧茸上织紫花枝。


垂杨舞罢莺停唱,不卷华絪待阿谁。

行人都上半山青,记得前朝傍险行。


左右回身看不彻,两边已失一滩声。

䰒松睡起揽诗编,信手翻来诵数篇。


忽有篙声仍绝叫,隔篷知是上滩船。

深村可笑是居民,生长深山野水滨。


总出篱东携稚子,走来岸上看官人。

五日银丝织一笼,金乌捉取送笼中。


知谁放在扶桑树,祗怪满溪烟浪红。

登城望神州,风尘暗淮楚。


江山带睥睨,烽火接楼橹。


并吞何时休,百骨易寸土。

谍报越王兵,城门夜不扃。
孤臣睛不死,门月照人青。
阮生泣途穷,不知有回驾。
易贵穷则变,变通道乃大。
达处岂无塞,塞处达斯得。
韦曲风光尺五天,骄骢嘶过酒楼前。
龙舆陌路疏疏雨,凤阙觚棱淡淡烟。
上相彩旃归柳外,王孙金弹落花边。
城外春风野水浑,桥头双桨下孤村。
柳桃红绿撩人眼,独坐书斋懒出门。
渭城客舍柳烟遮,渔叟桃源去路赊。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曙色喧阗满市楼,穿云十里度林丘。
汉家事业三分国,禹贡山川九等州。
村落人烟风不散,园田生计岁应收。
巨石临江浒,天教守帝关。
声疑风树吼,色藉雨苔班。
驳马空回首,妖狐敢抗颜。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宸。
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回转欲留春。
班分辇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
秦晋称旧匹,潘徐有世亲。
三星宿已会,四德婉而嫔。
霞光鬓里薄,月影扇中新。
花压江城春日暄,一方按堵尽忻然。
万年桥下清清水,秋月光涵午夜天。
使君无复眷吴侬,归兴飘然万里篷。
临发匆匆缮城圃,古人元有认真风。
出逢春客放牛天,浩叹微官久自缠。
回首未能收白牯,归家犹可养乌犍。
我行荒林翳,道傍卧丰碑。
平生颇好古,下马细读之。
卢龙刘节度,生当大唐时。
青松夹前道,白杨荫崇垣。
鲜鲜石麒麟,不知谁家坟?
有客行且歌,歌罢向我言。
为言坟中人,生时乘华轩。
驾言出北门,长桥拱门外。
双溪东西来,到此而始汇。
人言似章贡,玉虹夹其背。
行行西复西,稍喜市声静。
征夫指前路,望望梅花岭。
淡烟鸡犬村,落日牛羊径。
城西路平夷,五更近水南。
旭日明高冈,瑞烟锁丛杉。
时和岁丰稔,归人多醉酣。
门前杨柳树,长系波头船。
隔岸几人家,青林吐炊烟。
飞鸟逐林间,游鱼跃深渊。
桃红抱城东,武山排闼入。
杲日出扶桑,橘红蘸溪湿。
公退倚朱栏,万象俱收拾。
南山天马来,南城下盘踞。
前撞古寺钟,后雕谯楼鼓。
我来俯崔巍,山灵相呼舞。
寸心忠厚古人流,两鬓风霜为国忧。
黄甲题名前进士,白头死难古宣州。
高城留得苌弘血,故友应同李黼游。
明代茶陵汉太丘,当年妙用此刚柔。
默为元气争消长,不与群贤竞去留。
蜀道典兵防八党,福清知己共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