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竹枝草履步苍苔,山上孤亭四牖开。


烟雨蒙蒙溪又急,小篷时转碧滩来。

山外圆天一镜开,山头云起似浮埃。


松吟竹舞水纹乱,坐见溪南风雨来。

归田多病故人疏,好客相逢乐有馀。


老去深杯那解饮,诗成大字尚能书。


门生去上青骢马,道士归骑赤鲤鱼。

鸣鸠声里晚霏霏,乱逐飞花点袷衣。


林气微寒云气湿,满兜春雨塔山归。

初闻流泉响,渐入深林间。


灵峰窥宝塔,竹径款禅关。


晻暧花覆谷,空蒙雨映山。

海山鳌骨白如银,况是青山溟涬君。


不见黄泉沽纪酿,但惊红雨落刘坟。


百年尘土锁连骨,一幅功名碑刻文。

一堕红尘六载馀,黄金不染白髭须。


向来猿鹤应相问,琉合犀瓶无恙无。

故山重到思依依,不见霜眉雪顶师。


三十年间真一梦,夜檠犹记读书时。

斫柴烧炭无多路,夜夜围炉尽意烘。
更倾半碗山梨汁,九十老僧满面红。
云散鹤飞何所止,殿台散木长横枝。
闲寻旧日经行处,荒草犹眠半截碑。
住山须带住山骨,山骨山情自合宜。
世间多少英雄汉,纵到深山也不知。
蔬水古来称大圣,栖栖卒岁亦何为。
深山一段孤寒乐,不到深山总不知。
要住只须瓢一半,要行只须竹一条。
山中迥古无宾主,自来自去亦萧萧。
何人系马厓边树,信意登临水一壶。
山鼠分馀堪共饱,人间礼数本来无。
九十老僧被破衣,独行镇日敞荆扉。
遥看扶杖从桥过,知是河东乞食归。
铜炉岂必施家铸,木几中央照眼辉。
沉水梦虚黄熟断,锄将高本一篮归。
雪里何人担布袋,沙弥望见笑声哗。
昨宵好梦频频见,定是新城道士家。
山菜青青莫辨名,暂时同遂隐山情。
驴蹄狗脚凭呼唤,不羡龙须得好称。
见说辽阳诸弟子,重重积雪尽冲开。
无非只畏山僧饿,个个怀将山药来。
山南父老扣柴扃,世利谁云远翠屏。
一斛细粮钱一串,请僧为转法华经。
一个小麃相得甚,穿林度壑必相随。
自从老衲下山去,竟过西峰更不回。
莫言山里绝无朋,渐住云间几处僧。
八岁沙弥头带笠,驱牛一直上高层。
耕田博饭不须贪,但看厨烟勿教断。
今年种麦本无多,野雀公然分一半。
孤松如盖碧萋萋,流水还馀未冻溪。
穷到生台无半粒,饥乌带雪向人啼。
曲木为梁草作帘,我来又盖半间添。
蒲团以外惟茶灶,瓦罐烧泉味亦甜。
端坐泥床何所为,雪晴日影上高枝。
山麋野鹿全无礼,来不参堂去不辞。
月出开关昼掩扉,山上人间事事违。
最是欹崖连屋角,一番下雪一番飞。
长夜鸡声迥不闻,寂寥古塔与平分。
却嫌窗外晨钟动,犹带寒风闹白云。
东岸沙新淤,西村半失田。
夕阳明望外,寒雁落愁边。
懒下遮风帽,谁添买酒钱。
山椒敞禅扃,幽欣失微倦。
密林稍深沈,新笋亦葱茜。
磴折迎空香,台虚得清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