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来时金兰集,去日风雨散。


别语慎勿忘,短书寄泽畔。

尘榻为子下,柴扉为子开。


从今断还往,一室长莓苔。

暑涂劝加餐,养成摩天翮。


中车宝带黄,小队油幢碧。

满酌青瓷杯,醉卧白石枕。


借予骊驹曲,侑我河朔饮。

投分前日欢,怆别古人重。


相望一千里,独许明月共。

窜鼠惊残梦,萧萧老屋虚。


风声传远濑,寒意入秋蔬。


客路漂摇久,归身憔悴馀。

壁间亭榜记家林,独住云泉宿昔心。


千里故园应好在,十年羁宦阻登临。


钟仪长自操南语,庄舄何曾忘越吟。

保障功高记昔年,露滋芳草尚绵芊。


谁云庙貌三秋冷?


时结心香一缕烟。


世代沧桑同变换,恩波潮汐共回旋。

雪浪湖边藓色斑。
披襟围坐一开颜。
共参革命千秋业,也许浮生半日闲。

芳信冬闺粉梅梢,年时倦怀曾托。
絮雪乍飘,葭管闲吹,刚是病腰如削。
画中疏影人同悴,但长日、秦篝偎著。

琅玕壁上林稍接,仿佛胎仙舞雪翎。


欲识主人斋扁意,此君相对不容声。

续得远公派,结庵千仞巅。


利名俱拚舍,寒暑任推迁。


供佛燃香篆,餐松咽石泉。

棹歌欲停山月吐,月影照人清可数。


疑心已断壁间蛇,壮气犹惊草中虎。


清溪曲曲淡不流,此月重来犹故我。

疏慵聊与拙相安,华发萧萧镜里寒。


门掩万山深院静,古槐成盖绿阴团。

山云黯黯复冥冥,酿雪为霖总未成。


忽见梅花如着意,即看诗草可怜生。


月来粉蝶浑无影,风度黄昏似有声。

岁晚溪流冻有痕,岭头云日瘴犹浑。


向来萍实千年事,一去梅花第几村。


高鸟过林惊积雪,长亭催客易黄昏。

无心随处梦魂安,古柏台深五月寒。


自笑青山老居士,松窗闲杀旧蒲团。

梵宇凭虚构,僧房隐树开。


窗间时见虎,山下或闻雷。


路绕岩腰上,泉通石骨来。

多时共住不知名,七十霜螺尚阅经。


从此壁间无点画,抬头空阔眼尤清。

何须轮拥朱,不愿佩悬玉。
青山得去且归去,谋生待足何时足。


林间招提金碧开,门外过客谁能来。

窗鏬回旋怜虩虎,阶前迟钝念蜗牛。


静中物理曾观妙,一叹世间堪白头。

病客新秋一破颜,只园名刹旧青山。


古池云定佛心住,幽谷鸟鸣人意关。


长拟鹿裘安草卧,讵期熊轼对荆班。

矫首风尘暂息颜,出城车马动秋山。


短桥明月底须待,虚谷白云殊未关。


杖策每怀招隐士,投簪何意梦朝班。

浙东路入江东去,酒醒篮舆几处山。


桑柘叶光朝雨湿,棠梨花尽午风闲。


青云在昔同攀桂,紫气如今独度关。

独寻清凉寺,还望翠微亭。


客散竹间月,僧闲松下经。


江声回近浦,野色到虚庭。

淮水风高雁影微,澄江潮细鲤鱼稀。


客愁正怯江东雨,花落青林闻秭归。

白云垂柳露毿毿,听彻金鸡月满潭。


千里汴堤尘拍面,梦从淮左过江南。

瘴岭风烟势渐开,喜寻筇竹步莓苔。


江环列嶂天中起,峡坼流泉地底回。


灵鹫飞来苍磴老,怪猿啼去白云哀。

幽期何意负良缘,咫尺云津各一天。


文绮光摇晴嶂外,佩环声落瘴江边。


重来只恐春容老,此夜空孤月色娟。

只道成都路八千,谁知从此便西川。


行人一见成深省,大道多歧稳著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