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关右土酥黄似酒,扬州云液却如酥。


欲从元放觅拄杖,忽有曲生来坐隅。


对雪不堪令饱暖,隔船应已厌歌呼。

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黄沙。


旧游似梦徒能说,逐客如僧岂有家。


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生花。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


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只怪重衾不御寒,起看急雪玉花乾。


迟明欲谒虚皇殿,厩马蒙毡立夜阑。

昨朝晴色动春熙,入夜星河弄碧漪。


谁信雪花能样巧,等它人睡不教知。


起来红日恍开霁,照得玉花光陆离。

天公极意办元宵,顷刻挼云作雪飘。


茂苑长洲花剪玉,苏台香径砌成瑶。


千灯剩喜开红药,两鬓还惊插素标。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


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


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

一夜凝寒,忽成琼树,换却繁华。
因甚春深,片红不到,绿水人家。


眼惊白昼天涯。

击鼓人驱鬼,漫天雪送寒。


腊从今日尽,花作旧年看。


著树多还堕,随风积更干。

去年昭亭阳,今夜苦风雪。


及雪在京城,宵灯亦将灭。


石花广袖轻,梅蕊新妆絜。

叠瓦浮轻雪,参差粉画难。


苦欺初变柳,故压未生兰。


夜色微分白,春容不受寒。

二王二王来何难,榼榼清酤顿欲干。


何处王门无短衱,最傩客路是长安。


齑盐雪糁充瓶立,蔗藕霜消饱膈酸。

斗酒那能不醉休,醉来可使不歌不?


黄金虽我无颜色,秋水还谁辨马牛?


笑插落梅花乱鬓,起看城雪筋冰楼。


一角忽风天尽黑,万鸦抟雨下枝头。

汹涌风如战,萧骚雨欲残。


遥峰应有雪,半夜不胜寒。


吾道孤灯在,人寰几枕安。

一夜武夷三尺雪,岩壑无声闻竹折。


云峰烟岫望都迷,玉树瑶林寒更发。


山中道士毛骨奇,劝我留宿山前斋。

东风散雪乱如麻,掷瓦敲窗细撒沙。


只恐市中薪米贵,不愁江上落梅花。

故历将除夜未晨,暖风轻送六霙匀。


及时皆喜逢三白,伺晓何妨具五辛。


一箭尚留终在腊,万花潜发欲惊春。

雪后西山照眼青,早寒微霰又飘零。


昨非未必今皆是,众醉何由我独醒。


学篆每朝临《碧落》,存神长夜养《黄庭》。

至夜还深雪,幽心独小堂。


光虽夺片月,寒恐妒微阳。


压竹宁迷翠,沾梅只辨香。

独客初春夜,孤城急雪时。


战风才白地,欺月巳平池。


数听鸿飞乱,虚愁花发迟。

万火千门俗,浮天万井烟。


雪中逢此夕,老去惜残年。


柏叶寒新采,椒花喜屡传。

伴眼文书细作行,昏昏愁卧雪穿廊。


何人恰弄风前笛,错认梅花到枕傍。

炉火深红蜡炬明,打窗风雪正纵横。


瓦瓶旋注山泉满,却作潇潇细雨声。

透幕穿帘,回风舞态能轻妙。
不须相恼。
江上春来了。

宿雁惊江渚,饿彪啸林丘。


不知雪如许,但怪风飕飗。


起看堂前柳,枯梢戛鸣球。

江南无寒岁,一雪今几时。
吴山岂无春,画此寒岩姿。


壮哉万里流,不废东南驰。

雪飞元夜玉盈除,灯射玻瓈烛影虚。


林借月华疑宿鸟,池添冰力困游鱼。


春愁正赖寒欺酒,老眼空劳夜照书。

色换虚窗曙,寒侵陋室穷。


雁迷天一色,鸡唱夜方中。


客棹帆应重,薰笼火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