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制阃今元帅,男邦旧大夫。
受成无弊事,直上有夷涂。
赤县图新入,苍生喘欲苏。
余生本椎鲁,家世服櫜鞬。
郤縠从吾好,毛苌授尔言。
雄心追定远,长技怯楼烦。
溪南宾主皆好奇,平生石癖人所知。
鞭笞无胫千里致,一旦位别分宗枝。
每疑鬼工凿混沌,混沌既破清浊离。
大秀千峰菡萏开,玉梁高接九仙台。
预从山顶结茅屋,待得先生跨鹿来。
西阁垂帘坐夕阴,每因朝退共论心。
文章千载知音少,独立苍茫感慨深。
玉节星轺下岭南,万山空翠杂烟岚。
传闻清远多佳政,花满春城月满潭。
风流文采杨忠肃,南北雄奇古峡山。
怪底蛮江无语鸟,弦歌终日水云间。
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
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
十处投人九处违,家乡万里又空归。
严霜昨夜侵人骨,谁念高堂未授衣。
伊吕深可慕,松乔定是虚。
系风终不得,脱屣欲安如。
且珍纨素美,当与薜萝疏。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集贤殿学士上柱国会稽县开国公徐浩撰并书。
呜呼!有唐良弼李公讳岘,字延鉴,今上之三从叔也。
曾祖司空吴王讳恪,大父工部尚书、赠吴王讳琨,烈考兵部尚书,朔方河东节度使、太子太师、赠太尉、信安郡王讳祎。
亚相独推贤,乘轺向远边。
一心倾汉日,万里望胡天。
忠信皇恩重,要荒圣德传。
行尽江南塞北时,无人不诵鲍家诗。
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
却下乌台建隼旟,侯封归去袭龙舒。
严霜尚满辞天阙,甘雨看随入境车。
且停武溪歌,听我九罭诗。
武溪何滔滔,信宿公将归。
公来觏衮衣,宝剑光陆离。
石洞归耕卧白云,幔亭招隐又逢君。
举杯闽越飞鸿远,把袂江楼比翼分。
尘世几回伤按剑,北山无复更移文。
孔父常栖栖,老聃伏柱史。
缅惟两圣人,委蛇亦人世。
圭组岂我荣,冠缨岂我滓。
金陵佳丽地,翼翼帝皇都。
宫阙出浮云,陵寝翔金凫。
貔貅二十万,锬戟鞬雕弧。
五岭何崔巍,三水流汤汤。
我公肃明诏,脂车戒舟航。
楼船邃以广,宛若飞龙翔。
天地昌尧历,朝廷重禹谟。
星光回八座,气色动三吴。
遇合明良早,贤称父子俱。
楼临卓锡地,幽境绝尘缘。
高情寄松竹,藻思入云烟。
窗影分新绿,池流接远泉。
今代麒麟第一功,从龙飞渡大江东。
彤弓锡宠专征伐,铁券铭勋誓始终。
龙虎亲军遥动地,凤凰台阁远生风。
昔闻蓬岛有三洲,今见壶山锦水头。
题石诗存人已远,炼丹仙去灶还留。
岚生海屿千峰暝,风度云关六月秋。
凛凛岁云暮,独坐嵩山阳。
雨散忽开霁,山色郁苍苍。
俯听流泉鸣,仰视飞雁翔。
年来故老半凋残,元亮哀词讵忍看。
宦迹遗思馀剑履,交情垂泪动衣冠。
天低古树黄云暮,月落空庭紫气寒。
驱车曾向玉河路,把酒相看说海东。
此日重逢怜汉月,同袍犹自咏秦风。
夜横宝剑龙光远,雪满瑶台鹤梦空。
栗里惭同隐,蓬踪感夙游。
君方令勾漏,予亦卧边州。
疏节苍松在,清名白日流。
岭表兹何地,山中别有天。
徒闻星猝聚,不见月初弦。
村远篝灯出,云深拥被眠。
夜入罗浮路,朝来风雨新。
多缘清祖道,应为洒车尘。
六里青庄远,三秋古树春。
柏府高寒仰大臣,南来秋气肃苍旻。
威行江汉风烟净,力挽山河雨露新。
虎帐城头悬海月,龙戈马上扫边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