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公不见,杨伯起,关西处处称夫子。
四世犹传掌武冠,千秋尚说衔环里。


又不见杨楼船,银黄若若悬腰间。

天格康公寿,无疆是此辰。


宗功还介弟,相业似先臣。


玉杖敦长日,金芝得大春。

游旧乌衣几俊人,忘年属赏性情真。


面城差适闲居乐,近市能安里舍尘。


羁旅乍违莼菜国,览揆欣遇菊花辰。

蒲柳迎秋不待黄,饱霜松柏正苍苍。


归朝誉自倾吴隽,避世情终慕楚狂。


操茗岂能趋长史,击鲜初不溷儿郎。

得拜夫人懿,门楣与岳高。


冰清辉斗极,玉润映天曹。


咏葛芳先播,歌荇夙已芼。

我慕孙思邈,知圆行且方。


遥遥九峰秀,鼎鼎四朝望。


文苑开郎署,魁星近斗芒。

旧说山东相,东莱更毓灵。


近分洙泗润,不了岱宗青。


维岳生申甫,斯文睹日星。

赤舄双瞻傍紫宸,华夷谁不羡经纶。


安危一代徵王佐,侍从三朝识帝臣。


异日才名金騕袅,当年形貌石麒麟。

二百年钟命世才,垂绅端笏住蓬莱。


三神山外青鸾下,五老峰头白鹿来。


中贵传觞临玉陛,大官行馔出瑶台。

海屋筹增玳瑁筵,东皇灵气夜周旋。


三台拱极星辰上,八柱擎天日月前。


左马文章鸾掖贵,夔龙勋业凤池传。

律转洪钧万象移,金茎承露出瑶池。


蓬弧已卜三千外,花甲才周六十期。


雾拥青牛来绛阙,云飘黄鹄下彤墀。

蹑蹻罡风度十洲,一筇长啸华山头。


神游欲尽三千界,梦断俄惊八百秋。


绛阙徵书回紫凤,丹台灵笈驻青牛。

每年禊饮饮须醉,尽日送穷穷奈何。


子侄篮舆随靖节,天人方丈问维摩。


归心寸草梦危枕,争道楸枰惊烂柯。

月旦人材口不谈,市朝冰炭饱经谙。


平生拙宦鱼千里,投老退休僧一庵。


细数行年今九九,了知得髓后三三。

举世鸥盟多反覆,我翁强健果投簪。


三薰三沐荡尘虑,一咏一觞偿宿心。


柱下相君能漱石,颍滨遗老悟休阴。

麒麟阁上名应旧,佛座金屏又特书。


一寺长干光灿烂,蓬莱跨鹤岂能如。

客居此土家西方,家信今年到此疆。


金色主人亲口说,长居客舍不须忙。

兰陵向接飞凫履,枫陛还传搏隼章。


四海贤名归郑汲,诸生经术重韦匡。


行藏物外心同水,六十人间鬓未霜。

一日不见如三秋,乃今送君作远游。


我侬犹索长安米,你侬指日到蕲州。

昨朝直院舟先发,供奉今晨又趣装。


广陌无人留去骑,前途有幸及归航。

小季读书饱笼饼,同人对榻戏樗蒲。


君过扬州应北望,相思魂梦绕川途。

京华尘土浩漫漫,精神百倍是南还。


杨柳风前梳黑发,荷花池上洗朱颜。

妻儿含啼红腐粥,仆夫奈冻吉贝衣。


到家同作端午节,角黍如玉江鱼肥。

携幼入室藉文褓,上堂拜母舞斑衣。


青绫被冷承明直,忆著餐钱应早归。

往时折得高枝桂,身在蓬莱无处寻。


今日论交便如故,百年诗酒百年心。

巷南巷北叹偪侧,楚山楚水去难留。


白玉堂深云雾杳,迟子还应八月秋。

才情如水气如烟,寒露玉壶冰浸天。


北庭沙草渺何许,江南风月故依然。

翰林供奉三十强,前春曾是探花郎。


年来居京大不易,走向沙头觅去航。

钟阜崚嶒日渐高,申公八十是今朝。


长生林里春偏茂,偃盖坛边雪不雕。


阁贮文章皆琬琰,家传簪笏半云霄。

一谢时光草奏年,及门羔雁拥书筵。


思玄请老张平子,学道辞侯葛稚川。


关下有人能望气,海边何客更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