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碧瓦新霜侵晓梦,黄花已过清秋。
风帆何处挂扁舟。
故人归欲尽,残日更回头。

积水夫差国,闲居鲁叟心。


石科云起润,城角竹连阴。


燕入池塘晚,花开岛屿深。

荆州持大橘,亦自名黄柑。


忽得洞庭美,气味何可参。


遂生吴洲思,恨不羽翼南。

公爱乐天池上篇,买池十亩皆种莲。


薄城万竿竹㛹娟,藤缆系桥青板船。


折腰大菱不直钱,鵁鶄鸂鶒沙际眠。

青山崔巍藏古基,文豹不见空断碑。


华堂重构犹隐雾,地今易主还好奇。


欲邀明月一去饮,常娥将悔出海迟。

公田五十亩,种秫秋未成。


杯中无浊酒,案上唯丹经。


忽有洞庭客,美传乌与程。

折取东桥柳,青青向故人。


欲知问馆处,要识旧溪春。


旋洒铜瓶水,休沾野寺尘。

何人可与话登临,徙倚危栏日又沈。


千古苍茫青史梦,一年迢递故乡心。


天无雨雪梅花早,地有波涛雁影深。

金椎夜筑西山土,催作高台贮歌舞。


文身泽国构王基,却笑先人独何苦。


铜铺玉槛盛繁华,幻作峰头一片霞。

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图画天开。
鹏俯沧溟,蜃横城市,鳌驾蓬莱,学捧心山颦翠色,怅悬头土湿腥苔。
悼古兴怀,休近阑干,万丈尘埃。

古台不见秋草衰,却忆吴王全盛时。


千年月照秋草上,吴王在时几回望。


至今月出君不还,世人空对姑苏山。

姑苏道士天酒星,醉笔写出双龙形。


墨迹从横夺造化,蜿蜒满壁令人惊。


一龙翻身出云表,口吞八极沧溟小。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艳倾,妒月娇娥恣妖惑。


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挂帆早拍云涛堆,落帆暮上姑苏台。


天沉海峤鸟飞去,雨入太湖云不来。


西施白苎岂复唱,吴王故苑俱成灰。

岁事忽已晏,行迈良亦腓。


谁知出岫云,意作无心归。


嗟我寡徒旅,只影夐无依。

开国乐湖山,流观起高台。


因有献楣人,木眚自兹来。


侈泰遂亡国,卷地惊风埃。

和计适召敌,风尘入松关。


六龙一逋播,王气去不还。


惟馀岳坟树,枝叶无人攀。

海气薄宫阙,燕幕伤故都。


正如当道蛇,延颈待人屠。


一枝难苟安,展转南飞乌。

襄邓固宜国,李相言莫行。


偷安昩远图,弹丸荆棘生。


北来势受敌,大江顾南横。

伯业不可久,阖闾行复墓。


世换悲树叶,人灭惊草露。


吴越互兴亡,无足笑百步。

孙胜有奇占,扬风骨亦无。


他日秦馀杭,三匝不可呼。


令人追往梦,鸟雀悲烟芜。

望中只尺越来溪,溪上兴亡欲问谁。


定霸已成尝胆日,倾城不在捧心时。


冷枫江远飘遗恨,秋草台荒没旧基。

双脸殷红捧玉尊,阳台仿佛见香魂。


一生心道苏州好,何事摇船出葑门。

诗眼到姑苏,今愁古恨俱。


台惊吴后鹿,江问汉时鲈。


矫夺风应息,怀襄气未苏。

春秋家学汉醇儒,才尹当涂又尹苏。


光价九霄悬日月,爱思两郡甲江湖。


蛾眉采石风前笛,橘里长桥□后鲈。

高楼三百尺,落日几登临。


越国一尝胆,吴娃频捧心。


野猿窥燐火,宫燕语秋霖。

楚岫高低接太行,吴江渺漠下沧浪。


秋城霜满苇花白,夜馆月寒莎草黄。


芳苑鹿台初解佩,故宫鸾阁尚鸣珰。

雨近黄梅细不闻,破窗夜夜看星辰。


园林如许不行乐,鱼鸟有知应笑人。


盛喜晴天容卜昼,绝怜小坞解藏春。

郭内名园旧所闻,扶携老稚及良辰。


重重碧树深留客,一一华堂极可人。


绿暗池塘初破夏,清和时节尚关春。

孤峰峙平畴,松杉夹飞岭。


古剑池独奇,两壁插天井。


晃疑将军拜,灵泉奔老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