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从分袂后,两地各悽然。


道路千山隔,音书几度传。


相逢成感慨,欲别更留连。

去年相别雁来初,今日相思柳拂渠。


对酒放歌难再得,登高作赋近何如。


黄华烨烨轻烟里,碧草油油小雨馀。

萧然如裴叔则,颊毛疏复长。
邈然如王夷甫,高致宜庙廊。


功名四皓云泉外,诗赋三闾草木香。

蔡侯饱学囷千釜,濯足清江起南土。


立谈颇似燕客豪,快夺范睢如坠雨。


东城禽羽未足言,柏直何为口方乳。

俗徒纷云云,章甫殊不竞。


不竞何以故,无奈二氏横。


予曰实不然,请各言其行。

种竹种竹,种愈多愈不俗,种至万竿犹不足。
读书读书,读愈多愈不愚,读过万卷非有馀。


竹万竿环我屋,书万卷遮我目。

子去桐江路,诸生迓水滨。


为言前郡守,独忆老诗人。


揖拜衣冠古,歌游栋宇新。

多士推温学,耆儒佐冷官。


虽为绛帐亚,似可锦衣看。


父老时枌社,师生日杏坛。

闻说池阳郡,初能曲突虞。


学官如旧否,文选尚存无。


鱼蟹江淮聚,桑麻雨露腴。

星源初建郡,芹泮视诸侯。


前序联官长,公堂纠士流。


彦章陆贽作,元晦孟轲俦。

问知桑梓处,师祖李延平。


往正三山学,看驰四海声。


新吟严更典,老貌古兼清。

同时纠正诸侯学,铛脚相邻总钜邦。


足可养廉三斛米,未妨温故一灯窗。


有人北面求宗旨,无事东流送大江。

科第官资异昔年,束书聊憩玉山前。


师生讲暇皋比地,兄弟吟高雁字天。


虚谷宗生双鬓秃,秋崖家学一灯传。

公论乾坤万古留,秋崖秋壑两般秋。


尚思下惠甘三黜,肯向新都羡五侯。


籍甚故家佳玉树,彼哉亡国阽金瓯。

泮宫分席佐邦侯,免使诗人讽不求。


九转定应能点铁,一泓何可着吞舟。


稍知今是山林晚,独奈吾衰岁月流。

瞻紫阳山日仰高,此翁暮景亦云劳。


一爻变卦逢初遁,万古哀心寄续骚。


倬彼大贤犹蠖屈,矧予小技仅蝉号。

平生自号爱梅人,家住江南野水滨。


屋角暂辞千树雪,马头犹带一枝春。


馨香事业终须在,酸苦工夫盍少伸。

早与梅花歃血盟,岁寒同社保幽贞。


八诗共识林和靖,一赋谁知宋广平。


邂逅老夫传此本,殷勤今日送君行。

毛颖归余,楮生从我,陶泓三事奇瑰。
陈玄不止,尚未得相陪。
日夜搜神定思,在何处、多隐文才。

国学崇儒代,人材绝妙年。


风云千里骏,日月九重天。


翰苑司抡选,中书属次铨。

东嘉比东鲁,礼乐何臻臻。


窥经见崔服,问姓乃朱陈。


先后博士师,作我娄侯宾。

国破君亡一死宜,绝怜儿女死如饴。


龙池久负娲皇誓,蛙坎空遗烈士悲。


洗骨不污唐六馆,沥心无愧赵孤儿。

圣王端拱致时平,妙选群才属汗青。


一代弥文县日月,万方同轨走雷霆。


敢希太史抽金匮,更待中郎写石经。

辽水穷边牟盖东,镇人今始识儒宫。


诗书直化三韩远,文轨须令万国同。


隼度塞云秋有雪,鳌翻海浪昼多风。

阙里躬祠通古昔,升平礼乐信光明。


威仪复见周多士,迂鄙何求汉两生。


佩委霜侵裳绣冷,庠开风振戟衣鸣。

金马书来信不违,相如独授七经归。


郡迎徐孺知悬榻,家望苏秦想下机。


峡底奔雷江乱涌,岭头如雨石交飞。

有道家声远,沉机足干时。


松生非培塿,檀伐待沦漪。


虎脊卑凡乘,蛾眉疾众姬。

涧束西流水,门临北向山。


渡桥惊鸟散,扫石爱僧闲。


雾薄林花紫,春深石笋斑。

亦与儿童酌酒醪,焚香颂祝不胜劳。


命如千载松难老,德比九疑山更高。


顶上少时多鹤发,眉间近日有霜毫。

少日襟期,不信儒冠,能把身误。
长歌拂袖南来,眼底云霄平步。
黄金散尽,三年流落京华,区区又上并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