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汉诏崇儒术,虞庠讲帝猷。


丛楹新宝构,万杵逐欢讴。


照烂云甍丽,回环璧水流。

诗三百五篇,作者非一人。


羁臣与弃妾,桑濮乃淫奔。


其言苟可取,庞杂不全纯。

有嘉新学,潭守所作。


守者谁欤,仲庶氏吴。


振养矜寡,衣之褰襦。

莫驱屋上乌,乌有返哺诚。


莫烹池中雁,雁行如弟兄。


流观飞走伦,转见天地情。

劝尔一杯酒,君行莫匆匆。


君心虽欲速,道路久乃通。


东可窥大壑,西能越空同。

饮马长城窟,窟中水无多。
秋风动百草,水面亦生波。


长城备外侮,室内起干戈。

人生四海内,同作兄弟看。

一夫向隅泣,满座为无欢。

岂无我衣裳,念尔饥且寒。

鸾凤寡俦匹,玉树少枝柯。


贵人在高位,骨肉苦无多。


轻车驾驷马,妙舞随清歌。

田单拜齐将,即墨乘孤危。


群心效死斗,燕士不敢支。


一朝宠禄盛,惜身思自持。

驱车入东雒,策马上西京。


所遇何表表,莫非公与卿。


旌旄出广路,百步辟人行。

吾性能忍穷,所以不仕宦。


两纪加一载,考槃歌在涧。


当车稳杖屦,当肉饱藜苋。

承天寺一碑,宜州万里走。


后山与简斋,各年四十九。


李杜俱有厄,郊岛终不偶。

我寓侍郎桥,夜枕闻五德。


四更即不眠,东望逆曙色。


南睨三茅阁,千灯破暗黑。

宋诗孰第一,吾赏梅圣俞。


绰有盛唐风,晚唐其劣诸。


牛尾狸无敌,马蹄鳖与俱。

离骚谓绝响,此道传人心。


外物有鼎革,能言无古今。


曹刘与陶谢,五柳擅正音。

杨氏昔为我,老子实似之。


墨氏昔兼爱,释迦亦如之。


孟子辟杨墨,有功此一时。

我爱真西山,读书有甲记。


首论天命性,岂可不论气。


我爱魏鹤山,周易辑集义。

我读渊明诗,不忍复去手。


休官四十一,不肯恋五斗。


二十三霜秋,篱下作重九。

三百篇既绝,孔圣作春秋。


荣辱系褒贬,与诗美刺侔。


楚骚降一等,尚可风雅俦。

我陟匡庐山,想像渊明庐。


我游永嘉郡,康乐兹佩鱼。


学诗六十载,钻仰二老且。

花开花落古东溪,剩馥残膏今在谁。


后世那能接光焰,上人聊复问藩篱。


散花高座真无事,乞食空肠仅不饥。

渠渠新学,徐卿始作。


伊谁克完,季子仲宽。


维此新学,始亦甚隘。

闻有牙签万卷藏,槐花应笑举人忙。


向来阅士知多少,他日昂霄见此郎。

逐客归寻溪上居,钓竿犹挂洞庭湖。


忽逢雷子谈诗派,传法传衣共一途。

一棹河梁系白沙,芙蓉江上未开花。


十年句践罗倾国,投老西施学浣纱。

騄駬飞黄并绝尘,太行高坂骨嶙峋。


君看异日登台客,可笑于今伏枥人。

尽道寥天跨赤虬,那知深狱闭吴钩。


自知匣底千秋在,无奈寒光逼斗牛。

寸管纵横白雪飞,夜光前乘簇珠玑。


从他赤帜收全赵,斟酌登坛在布衣。

一枕梧堂乱叶飘,新诗何处掷琼瑶。


数篇风骨崚嶒甚,可道青衫业未消。

唐人画竹钩填廓,北宋文苏乃用墨。


此幅金泥写玄绡,觺觺箨龙叹奇绝。


万历到今三百年,作者滩隐今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