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圣恩犹未许投闲,遥访蘋洲柳与颜。


羿妇解将风送月,麻姑莫遣雨遮山。


心游孤屿题诗处,名玷元枢荐墨间。

江东日暮云闲,敬亭千古高寒。


若见谢公传语,沈郎依旧衣宽。

闭关坐十年,扣门得一士。


自言贫为养,非谓学优仕。


执手问何之,赠言聊复尔。

岩花半识玄晖面,溪声细和谪仙诗。


行云流水自今古,渔叟樵童了不知。

浊流不受美女鉴,丑石乃似顽夫形。


行尽溪山千百里,只宜此地结茅亭。

芍药飘零雨洗春,江城柳色静无尘。


扁舟未果寻归路,小驿那堪送故人。


万里云天心共远,一龛灯火话相亲。

辙鱼应怪决江流,千里重为叠嶂游。


颇惯黑甜相对美,可无赤糙为宽忧。


干戈在眼心还折,勋业何时鬓早秋。

全家宛陵客,文雅世难逢。


寄食年将老,干时计未从。


秋来句曲水,雨后敬亭峰。

本是词林翰墨臣,诏书特遣牧宣城。


使君只办平平政,令尹无要赫赫名。


狱苟得情须近恕,财如足用莫求赢。

一分东作五分春,相汝耕夫更在勤。


七月诗成种田法,庶人章作劝农文。


祈蚕必使蚕如瓮,卜稼须观稼似云。

碧嶂青江路。
近重阳、不寒不暖,不风不雨。
杜宇花残银杏过,犹有秋英未吐。

龙纪膺图代,龟书出洛年。


人文初炳焕,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篱缺,诸儒门户专。

水流过海稀,尔去换春衣。


泪向槟榔尽,身随鸿雁归。


草思晴后发,花怨雨中飞。

诗楼郡城北,窗牖敬亭山。


几步尘埃隔,终朝世界闲。


凭师看粉壁,名姓在其间。

昔从谢太守,宾客宛陵城。


有日持斋戒,高僧识姓名。


秋风送客去,安得尽忘情。

送子归何许,家在宛水边。


相看敬亭在,凤凰应相连。


松楸郁已拱,我老心凄然。

最来谁作送行诗,山叠昭亭水宛溪。


蜡屐定须同探赏,锦囊赢得是提携。


索居野外薰风起,回望天涯落日低。

吞凤文章老益奇,杏坛深处拥皋比。


湘南山水江东树,洗尽京尘总是诗。

江东胜士高起楼,坐对万松云气浮。


流水桃花非世外,小山丛桂为谁留。


繁华竞逐移春槛,货殖空名千户侯。

西风迎公来,东风送公去。


尚欲留朱轓,公行不可住。


无酒对公倾,有怀为公赋。

官烛依然泪满台,望中溪嶂似蓬莱。


登楼几度碧云合,对酒独看明月来。


松叶连檐霜后好,梅花喜客腊前开。

柳丝低蘸水沄沄,百里恩除喜送君。


登第向来传警策,劝农他日看新文。


政成拟赋江南乐,才美终空冀北群。

楼船同住水西涯,一见知公是将家。


解赠不须欧冶剑,论交频煮越州茶。


山东幕府名初上,河内军储帝汝嘉。

宋家丞相后,乔木到如今。


之子独古处,对人无俗心。


偶来京洛道,旋反敬亭阴。

与客窥园春未华,也须日昃始回车。


松间共赏猫头竹,酒半先尝雀舌茶。


云覆疏棂香起篆,风侵密坐烛吹花。

公爱宣城心不休,当年应梦似崔侯。


两条溪水横穿市,十里昭山半在州。


小杜一时夸俊逸,玄晖千载擅风流。

峨峨敬亭山,玄晖有佳作。


贾公乃后身,风流今与昨。


豸冠触奸邪,分符宛陵郭。

君作宣城幕下吏,我尝筑室青山址。
三四相逢五六年,交情淡若秋江水。


水流到海无穷时,吾辈论交无衰期。

古来何人善画竹,湖州太守眉山苏。
二公已去数百载,每叹绝笔人间无。


此图几竿何洒落,生气潇森动寥廓。

美人家在古宣州,少日曾同白下游。


青眼十年重酒盏,绿波千里又官舟。


江山近识桓生马,风月平分谢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