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


汝如黄犊走却来,海阔山高百程送。



庶几门户有八慈,不恨居邻无二仲。

寒日照深巷,柴门朝尚闭。


有客自江来,尺书千里至。


启书复何云,但言南北异。

御水初销冻,宫花尚怯寒。


千峰横紫翠,双阙凭阑干。


玉漏轻风顺,金茎淡日残。

万里寄书将出峡,却凭巫峡寄江州。


伤心最是江头月,莫把书将上庾楼。

病癖无堪吾懒书,交亲情分岂能疏。


深惭烟际两鸿雁,遗我罾中双鲤鱼。


故国青山长极眼,今年白发不胜梳。

花痕月片,愁头恨尾。
临书已是无多泪。
写成忽被巧风吹,巧风吹碎人儿意。

碧落侍郎金作句,瀛洲学士玉为章。


两公唱和君知么,个是安期却老方。

朱雀桥边旧使星,五年再照大江明。


端能记忆诚斋叟,千里书来访死生。

诗曰:


行短亏心只是贫,休生奸计害他人。


天公自有安排处,失却便宜损自身。


十分惺惺使五分,留取五分与儿孙。

寄书向知己,不解作家音。


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君心。

白眼望青天,我乃厌多酒。


秦郎才语新,高低秀蜀柳。


春风昨夜来,传书自江口。

我来清淮侧,梦得郑公书。


开书一把玩,乃是三山图。


山形雄且邃,笔画简而疏。

香茗才情,簪花模样,斜舒蜜色笺儿。
霜毫才吮,早已泪如丝。
楚天楼上湘娥倚,奈湘雨湘烟十二时。

求田问舍是何时,随分生涯可乐饥。


梦玉今年初学语,阿宜他日定能诗。


两家子弟俱无恙,一体文章是有师。

无限心苗,鸾笺半截,写成亲衬胸前折。
临行检点泪痕多,重题小字三声咽。

两地魂销,一分难说,也须暗里思清切。

吴江船送孝廉回,屈指三看动琯灰。


海内几人同调在,天南万里尺书来。


心随合浦能飞叶,句似罗浮寄远梅。

多病怯烦暑,短才忧近职。


跂足北窗风,遥怀浩无极。


故人易成别,诗句空相忆。

久别得君书,开缄散吾虑。


不寄山僧来,何由知我处。


剪纸答君书,还寄山僧去。

江海归来二十春,闭门为学转辛勤。


自怜两鬓空成白,犹喜双眸未肯昏。


君有新刊须寄我,我逢佳处必思君。

大帆如翼画江来,鼙鼓声乾虺虺雷。


洛水登仙惟李郭,兔园延客得邹枚。


寄书上有加餐饭,倾盖何时数举杯。

故人劳札翰,千里寄荆台。


知恋文明在,来寻江汉来。


群机喧白昼,陆海涨黄埃。

驿使残年发,家书向夜封。


当衢惭騕袅,涉水忆芙蓉。


纸短情难尽,乡遥恨易重。

十里一反顾,五里一徘徊。
悠悠三千里,莫知我心哀。


客愁纷无涯,岁月忽如掷。

江头一别九十日,路隔烟波望欲迷。


风送雁群来雁荡,书从梅屿到梅溪。


羡君笔力能豪健,赠我诗篇过品题。

左原端是脊令原,谁遣分飞到蜀门。


况是清明寒食候,杜鹃声里断离魂。

八十高年林下老,四千馀里梦中家。


云安双鲤随春水,为我传书到永嘉。

珠屿小蛎圆带石,砮焦巨房深若杯。


吾乡此味亦不恶,故人游宦盍归来。

一纸书来感岁华。
二年何事苦离家。
春色不关人聚散。

堆积离愁无奈何,年来俗态可堪嗟。


人情个个薄如纸,世事纷纷乱似麻。


燕子不来书谩草,雁行飞尽眼昏花。

西风和雨入长杨,的的青灯伴夜长。


一纸乡书三四读,不知清泪湿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