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栉沐事朝谒,中门初动关。


盛服去尚早,假寐须臾间。


钟声发东寺,夜色藏南山。

秋雨漫漫夜复朝,可嗟蔀屋望重霄。


遥知宴坐无馀念,万事都从劫火烧。

欲见道人非一朝,杖藜无路到青霄。


千岩万壑排风雨,想对铜炉柏子烧。

南郭烟光异世间,碧桃红杏水潺潺。


猿来近岭猕猴散,鱼下深潭翡翠闲。


犹阻晚风停桂楫,欲乘春月访松关。

雁足传书至,蟾光出匣新。


真从古冶子,曾照汉时人。


昔作美年少,今非妙色身。

已挂朝冠了,烦君寄道冠。


头蓬不梳久,发秃欲簪难。


简便乌巾赘,清羸鹤氅宽。

忆昨天台到赤城,几朝仙籁耳中生。


云龙出水风声过,海鹤鸣皋日色清。


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洞拂衣轻。

衰疲久厌五更朝,每愧冥鸿在泬寥。


顾我尘冠雕旧鬓,爱君山桂长新条。


文词画虎工逾拙,世味春冰老益消。

知公鼻祖冬之日,谪向江山冷无匹。


粹然真气满轻躯,自言位次神仙秩。


同辈几人始谢老,惟公跹跹居第一。

学饵霜茸骨未轻,每逢真夕梦还清。


丁宁独受金妃约,许与亲题玉篆名。


月苦撼残临水佩,风微飘断系云缨。

橘斋风露已清馀,东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


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裁花我尚疏。

尽日临风坐,雄词妙略兼。


共知时世薄,宁恨岁华淹。


且把灵方试,休凭吉梦占。

一去春陵郡,天星几度回。


身今镜湖住,山自道州来。


指点双岩出,摩挲一笑开。

洞庭先生归路长,海云望极春茫茫。


别来几度向蓬岛,自傍瑶台折灵草。

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


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

丛林翳重冈,迢递僧居独。


凭轩一怅望,春雨蘼芜绿。


泉香花落涧,窗暝松围屋。

荣枯得失理昭然,谁敩离骚更问天。

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

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

吟兴终依异境长,旧游时入静思量。


江声里过东西寺,树影中行上下方。


春色湿僧巾屦腻,松花沾鹤骨毛香。

上人今去白蘋洲,霅水苕溪我旧游。


夜雨暗江渔火出,夕阳沈浦雁花收。


闲听别鸟啼红树,醉看归僧棹碧流。

金兰同道义,琼简复芝田。


平楚白云合,幽崖丹桂连。


松峰明爱景,石窦纳新泉。

吾衰何所如,俯仰在一席。


舍傍有小水,相望渺南北。


静久动乃宜,住多行亦得。

羽衣来自閤山前,见说山中老散仙。


出岫无心云傍日,归巢有意涧鸣泉。


同襟汗漫寻常客,掉鞅文章四十年。

逍遥佛境居,性相自如如。
说法神龙卫,传经宝象舆。
乳花香积供,贝叶梵天书。
赤子既迫寒且饥,异时严警如边垂。
弃捐沟壑死锋镝,有如秦越视瘠肥。
公来随车霈灵雨,织妇耕农闻好语。
老农麦熟还忍饥,蚕妇见丝翻泪垂。
耕田辛苦竟何补,长安游手多轻肥。
良牧忧晴复忧雨,咄咄书空应自语。
十年伤白发,万虑息金经。
春鸟鸣鱼梵,天花落草亭。
高堂嗟见背,大块实劳形。
园公嗜欲浅,所好杯中物。
有田在荒村,半以种糯秫。
居然成酝酿,不复畏法律。
好笑李诗翁,寄身明月中。
饥肠吞白露,醉口吐清风。
时时跨霜鹤,步步凌秋空。
髯弟南来白发垂,襄阳夫子最相知。
仓惶河外元戎客,冷落江南夜半棋。
云外渺弥帆信隔,秋山重叠驿书迟。
凡骨何堪得再行,渴心犹要谒通明。
惊闻竹树连山雨,疑有风雷㩧地声。
鹿啖黄精知岁久,人逢青箬便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