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落佩颓冠惯放慵,经旬寓馆古临邛。


西偏取路横穿竹,北向开门倒看松。


醉后蹇驴归薄暮,闲来支枕睡高舂。

天与痴顽不解愁,未埋病骨且闲游。


山于拄杖横时看,路到芒鞋破处休。


初拟烧丹住南岳,却因学剑客西州。

日暖林梢鹎鵊鸣,稻陂无处不青青。


老农睡足犹慵起,支枕东窗尽意听。

借得茅斋近笮桥,羁怀病思两无聊。


春从豆蔻梢头老,日向摴蒱齿上消。


丛竹晓兼风力横,高梧夜挟雨声骄。

转徙身飘梗,淹留等系匏。


雁孤依远渚,鸠拙寄空巢。


寒日赪梨颊,清霜长橘包。

三岁都城寓远坊,今年一热古无双。


夜来何处山村雨,凉到蒲桥桥北窗。

千里家园安在哉,羁栖犹喜占池台。

酒非从事断年别,风是故人弥日来。

黄鸟绵蛮紫椹熟,白鸥瀺灂绿萍开。

倒障开窗面曲池,尘襟初喜豁然披。


清风殊不去人远,明月端能与我期。


鼓吹青蛙聊自喜,歌讴白鸟渐相欺。

近湿篱根歌蟪蛄,向明屋角网蜘蛛。


黄葵紫苋雨张王,花蚊白蚁风驱除。


辗转犹憎夏夜久,支离何堪春病馀。

藜藿荒庭微径通,支撑破屋古池东。


暮凉百燕抵突雨,昼静一蝉饕餮风。


隐几敢希南郭久,移文方诮北山空。

曾无沃若饱吴蚕,腹蠹聊供啄木馋。


底事殷勤谚元绪,不应有意附炎炎。

池上雪初消,春鸦已占巢。


自怜流寓迹,无地可诛茅。

池上千条柳,依依解占春。


自怜衰飒鬓,不与物争新。

送君只过孝廉桥,不似君来访我遥。


路未同归鸿杳杳,门方孤掩竹萧萧。


远愁忽与钟声至,残醉微兼烛烬销。

门前流水碧粼粼,岁晚归来亦可人。


梅欲开时多是雨,草财生处便成春。


娇儿对面两痴绝,老子关情一欠伸。

径路先须辨陌阡,眼中榛莽正钩连。


肯携芸蠹随书局,任放醯鸡覆瓮天。


出处心情三聘后,沧桑人物两朝前。

落叶寒蝉小巷深,枯藤斜日半墙阴。


读书稚子当轩坐,为客衰翁倚杖吟。


沧海未知终老计,白头难忘故园心。

西望宽平倦眼开,风收云翳扫烟埃。


谁能白日卷帘坐,尽看青山排闼来。


合沓断冈如引蔓,盘陀大石不生苔。

山列瑶簪束不齐,过云舒卷树高低。


孟郊李白曾行处,泰华琅琊尽向西。


瘦马自穿幽径去,老莺犹恋落花啼。

只隔山中一日程,书船暂泊溧阳城。


儒冠喜见贤翁季,道眼相看老弟兄。


酒量吞江凉更阔,蝉声送客晚争鸣。

秋原千树叶初飞,夜火遥村听捣衣。


莫向他山倍惆怅,家林犹恐未堪归。

凤林溪上见秋风,客里相看欲转蓬。


鸿雁萧萧霜渐冷,别离况是叶声中。

矮屋编茅槿缚篱,诗人住处恰相宜。


万间突兀梦不到,一室凄清心自知。


窗下无灯童睡早,林间有月鹤归迟。

桃李门墙万柳青,诗人茅屋独凄清。


檐前古木无春叶,可怪东风亦世情。

驴背推敲去,君知我是谁。


如何叉两手,刚被子长笞。

子长亦何病,夜夜此呻吟。


世无白家媪,谁会子长心。

借得卢仝屋数间,不为太窄不为宽。


胸中鹏背三千里,膜外羊肠百八盘。


薜荔水中摽本远,菖蒲石上见花难。

吐气韶华里,关心晓哢边。


鹧鸪天性在,杜宇世情然。


怒笋和泥煮,殷花蘸乳煎。

血气危频复,头颅老数奇。


家如缘角鼠,身是脱筒龟。


草树春离列,云山晚蔽亏。

邹不辞三徙,滕何爱一廛。


典衣宽酒债,乞米续炊烟。


胜败供飞雹,亏成付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