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
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小孤山畔峭帆风,又见烟鬟缥缈中。


万里客经三峡路,千篇诗费十年功。


未尝满箸蒲芽白,先看堆盘鲙缕红。

江平风不生,镜面渺千里。
轲峨万斛舟,远望一点耳。


大孤江中央,四面峭插水。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
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
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

大姑老已丑,小姑少而秀。
婷婷独立水精宫,罗袜生尘飘翠袖。


彭郎坦腹方醉眠,小姑起舞春风前。

江势东南陡折回,两山屹立地维开。


颠风裂石轰雷下,骇浪澎舟卷雪来。


扪虱王孙初睥睨,饱鱼乌鬼但毰毸。

小孤山下晚波恬,妥堕青鬟玉镜奁。


借与彭郎作眉样,西南初月正尖纤。

人言小孤殊阻绝,从来可望不可攀。
上有颠崖势欲堕,下有剑石交巉顽。


峡风闪壁船难进,洪涛怒撞蛟龙关。

梅花种子无穷尽,和靖何曾占断休。


若向鼻端参得透,孤山不必在杭州。

鼻祖耳孙同嗜好,买山世世种梅花。


直从和靖先生户,割上寒斋处士家。

一峰枝水孤剑立,古庙开帘双脸红。


水边古木老龙蛰,山下水色磨青铜。


我来扁舟望有祷,万顷春水清溶溶。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


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

忽有苍翠来眉锋,跃然令我呼短筇。


波心倒插白玉柱,水面秀出青芙蓉。


平分吴江楚江地,对耸天南天北峰。

小孤有神祠,亭亭大江中。


行人俱赛祭,那得往来风。

东是和尚矶,西是道士洑。


那能教小姑,不就彭郎宿。

宫亭不肯一分风,故遣江妃笑道穷。


山水有情怜赋客,明年还至蠡湖东。

山似瑶篸千仞出,巉岩上有小姑祠。


南风十日留词客,细细云中见玉姿。

岳影飞来乍有无,南风不得渡鄱湖。


裁诗屡欲投神女,人道山名是小孤。

九江东下水汤汤,石笋中天出水长。


山水繇来皆有偶,小姑相对是彭郎。

古庙枫林江水边,寒鸦接饭雁横天。


大孤山远小孤出,月照洞庭归客船。

江流西来如箭急,小姑横截江心立。


桃花水涨势相争,峡口瞿塘犹不及。


山神堂堂心胆粗,当时人间伟丈夫。

大孤俯如盘,小孤俨而立。


群山如从使,左右相拱揖。


孤根屹撑拄,万窍争喷噏。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勇士专场立,危比孤臣末世难。

大江流不动烟鬟,吴楚江声落照间。


一剑雄心今老去,西风吹瘦小孤山。

江水日滔滔,镵天石骨高。


森森数乔木,凝望似秋毫。


老树摩孤鹘,深根压六鳌。

惊波触南崖,反怒射北壁。


苍山相与排,所谓小孤石。


蟠根万仞渊,耸角百丈碧。

小孤隶舒州,谁将峭崖削。


一尖漾浩渺,藤萝缀璎珞。


绿筱裹山胁,白浪沸山脚。

芦荻萧萧掩败汀,抛南抛北惯曾经。


淮山有雪侵云白,江水无风接树青。


吟卷纪游挥小草,醉篷埋恨载浮萍。

万丈临无地,苍然不可攀。


九江争赴海,一柱独当关。


水族朝珠阙,仙娥拥翠鬟。

霿髻嵯峨插镜空,山容孤与客心同。


明波自惜青青影,不逐淘沙走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