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已窥丹井,西将造嘿轩。


半途留使骑,枉道至家园。


败叶深埋砌,清阴密拥门。

路傍迎拜正纷纷,尚忆锄山话事因。


老去可怜心尚在,姓稀犹是耳曾闻。


驿追少日传行客,犬吠多年绝过军。

烟迷南屏山,冻压竹落涧。


幽人纸被软,卧起日已晏。


藩篱鸟雀噪,亦复断藜苋。

夜里删诗日看山,纵然忙杀也清闲。


从教花落休开径,除却僧来即闭关。


性好积书终是癖,身无小病怕成顽。

海角寒江钓。
计有时、打包行脚,杖藜轻矫。
坐破青毡金梁梦,犹是雕虫技小。

锦绣裁成九叠山,山山佳处水萦环。


无心但有云来往,看得高人取次闲。

玉京仙境发山谣,未把芙蓉意已消。


此处尚堪诗兴在,当年行乐亦云聊。

卧龙消息合为霖,别派先通一线心。


若向祁山听响震,定知梁父不须吟。

一峰高耸碧嶙峋,一族相延几百春。


庙守甘棠思歙簿,家传乔木自江人。


幸瞻日月分馀照,渐觉诗书起后尘。

世忠祠下绮筵开,一族相驩重我来。


别久漫论新旧雨,情长难尽浅深杯。


好山覆斗全胜画,乔木凌云不易栽。

一峰高插丙丁间,南极星光伴我闲。


不向仙君乞如愿,只从造物觅如山。

吾庐何处是,野色满方壶。


一水长来绕,千峰不用呼。


偶然成择胜,幸尔慰归愚。

何许人到来,得药寻归径。


吾庐月不落,象外独常静。

朱晚鸟归宿,倦飞憎世樊。


纶巾久接狎,诉语不嫌喧。

藜床坐来久,前年曾到门。


闻道蓬蒿满,秋风著旧根。

山头百尺井,有径看如失。


唯有参横时,山人起自汲。

铃阁西偏绣柱斜,药炉诗卷伴琵琶。


黄金不惜为华屋,碧玉何妨自小家。


本是鸳鸯池上鸟,岂同桃李路傍花。

东阁官梅旧有名,霜寒门外一枝横。


看花欲拟同心赋,闻笛犹悬异代情。


已向青山怀谢脁,还将白璧问虞卿。

前山立玉水萦罗,径竹当门一里过。
管子与予成莫逆,曲生邀我到无何。
老来鹤骨寒犹健,病起霜髭短更多。
蜿蜒一径踏苍龙,趁此霜林叶未红。
翠壁嘘云疑欲雨,沧江翻浪故多风。
凄凉遗事从谁问,邂逅清游与子同。
旧所茅堂虽自低,征夫书剑聊相携。
团团日转三龙树,翼翼云屯八武溪。
市远不妨谭客过,林高无碍野莺啼。
雨洗池荷净有余,闻君池上草为庐。
避喧人浣桃花水,闻道僧留贝叶书。
云袅鹤巢松盖湿,机忘鱼笋槿篱疏。
真人绝浮伪,一室逃虚空。
轩窗敞寥廓,八面俱玲珑。
悠然会众妙,纳此灵襟中。
桂丛竞发山之阿,大株小株秋婆娑。
灵鹫峰头月色薄,乌龙潭上天香多。
吴刚持斧不敢近,郗诜对策将如何。
山翁高步月中来,移得灵根手自栽。
仙籍许令诸子折,君家先见两枝开。
双承御宴簪花出,并惹天香满袖回。
上国疏恩重,中台拜命初。
两朝司内府,十载奉宸居。
甫历参谋选,俄膺御史除。
我爱兴上人,闲处先著脚。
虽有买山钱,难寻一丘壑。
向来栖息地,龙象久寂寞。
海上风烟黯自疑,城头东望已多时。
将因故国移居在,还果沧洲散发期。
逸老未须阳羡卜,清秋□上杜陵诗。
东瓜满眼又葫芦,独乐园中一老夫。
兴到有时拈笔写,客来无酒向邻沽。
菜根细嚼随时过,竹杖闲游任意扶。
简册堆中倦眼遮,午晴骤暖闹蜂衙。
依依陈迹深严地,了了繁枝细碎花。
香界顿开窗北面,宫墙每对日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