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远近青山列画屏,近山浓抹远山轻。


高屏已出低屏外,更有孤峰出一层。

幡竿岭带鹧鸪山,雪后霜前紫翠间。


自掇胡床移好处,莫教漏眼一烟鬟。

山下生愁热不除,山头小立气全苏。


自缘著脚高低别,万壑清风岂是无。

月出赤甲如金盆,蹲龙呀口吐复吞。


长风浩浩挟之出,影落半江沉复翻。


天高夜静四山寂,惟有滩声喧水门。

银汉来从左界天,天风吹浪落苍巅。


人间只见秧田润,唤作蟠龙洞里泉。

翠屏无路强攀缘,我与枯藤各半仙。


不敢高声天阙近,人间漠漠但寒烟。

三茅乃郡城内山高处,襟带江湖,为胜览最欢喜地。
时乎积雪初晴,疏林开爽,江空漠漠寒烟,山回重重雪色。
江帆片片,风度银梭,村树几家,影寒玉瓦。

秋高游踪寄禹穴,雨中携屐同谢公。


隔江故人具尊酒,连朝听雨酣乌篷。


山灵何心展重九,招要二客淩高峰。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迤逦山深洞,盘石不盈步。


欲幡藏中言,于兹可唤渡。


阁影施崚嶒,诸峰借丹雘。

旅泊不求安,小憩南台宫。


轩楹尽北乡,盛暑堕甑中。


开垣追微凉,山顶罗千松。

蒲池太上东西瀑,散作三峰雨雪来。


玉女洗头馀碧水,至今长有白莲开。

玉井潜流作玉泉,中间二十八潭悬。


水帘一道风吹断,乱落芙蓉更可怜。

遥闻林下语,知是经行所。


日暮香风时,诸天散花雨。

楼居制仿船居好,山槛风如水槛多。


飘渺千峰翻翠浪,怒号万木吼苍波。


晴霞片片开帆影,禽鸟声声唱棹歌。

曜灵初破鸿蒙色,长空一轮端丽。
霞暖镕金,云苏泻玉,蓦发天硎新砺。
冰峦峻倚。

为访三湖寺,春山独自来。


千盘不到顶,万壑划争回。


石罅鸣鸡犬,林风过虎豺。

山从何来石无根,水从何来山无源。
忽然幻出如自然,群峰崒嵂声潺湲。


石工貌愚性机巧,两手顷刻成陶甄。

诸城皆在山之窈,此城冠山如鸟巢。


鼓角千峰虎旅散,汉胡一路犬牙交。


熟夷生虏递番覆,怪石崩川争怒号。

岧峣片石枕双流,载酒登临欲暮秋。


万古长留高士传,一编曾启帝师筹。


川原回合浮佳气,烟树微茫结远愁。

不是头陀苦行,由来佛性自圆。


破釜闲支白石,瘦藤高挂青天。

嶂前松栝九秋残,紫逻东回路几盘。


秦戍风烟馀燧火,粤门天地一泥丸。


铁桥云落银涛涌,朱鸟星高玉舄寒。

弱质有贞向,依依在物表。
谬当城阙隘,放意穷昏晓。
晨兴理良辔,启途虑已悄。
回山肖郛郭,佳秀荡游心。
北栖懑不足,南峭引遐寻。
摛云生新彩,响鸟变兰音。
夹日赤云方变火,行人渴肺欲生尘。
飞流百丈垂虹冷,愧尔山中宴坐人。
农夫秧稻满畦水,行客跨骡无树陂。
热风吹面日方午,忽见绿岩冰柱垂。
高广与城埒,平夷似砥同。
举头瞻近日,敌面怯东风。
千嶂履屐下,重湖几席中。
峡山古寺傍青天,殿阁岧峣紫翠连。
日暮薜萝千嶂合,猿声多在白云边。
野客寻幽春暮来,悬崖曲磴断氛埃。
天横五岭空青出,日射重溟素练开。
阴井尚闻龙化去,古坛不见鹤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