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久别鹓鸾侣,深随鸟兽群。


教他远亲故,何处觅知闻?


昔日青云意,今移向白云。

苔径芒鞋滑不妨,潭边聊得据胡床。


岩空倒看峰峦影,涧远中含药草香。


汲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佩声长。

林居野处,而贯万事。
花落鸟啼,而成四时。
物有才德,水为官师。

石蕴玙璠,山得其来之泽。
木无牺象,天开不材之祥。


屹金炉之突兀,其山海之来翔。

石生涯于寒藤,藤耇造于崖树。
鳌插翼而成鹏,隘六合而未翥。


我来兮自东,攀桂枝兮容与。

水嬉者游鱼,林乐者啼鸟。
志士仁人观其大,薪翁笱妇利其小。


有美一人,独燕居万物之表。

苍苔古木,相依涧壑之滨。
黄葛女萝,自致风云之上。


人就阴而息迹,鸟投暮而来归。

小邑居易贫,灾年民无生。


知浅惧不周,爱深忧在情。


莓蔷横海外,芜秽积颓龄。

小小山园几树桃,安排春色候停桡。


开樽旋扫花阴雪,展席平临松顶涛。


地远不须防俗驾,溪晴还好著渔舠。

拔地几千尺,参差是箨龙。


孤云因有本,片石亦成峰。


壁断烟松接,岩虚乳穴重。

多事水芙蓉,枝枝作一峰。


洞门开乱石,地道出寒松。


自汲从天井,人归及暮钟。

云作芙蓉蒂,湖开白玉盘。


天从双石入,人以一泉寒。


水影多鱼翠,山香有鹤兰。

相望各天涯,相看又恐差。


朅来山下路,端的到君家。

十里矗巉岩,移来指顾间。


相逢曾识面,元不隔重关。

鬼工凿山骨,何年驱六丁。


飞霞绕石洞,缥缈开珠庭。


永怀谢仙伯,坐断山水城。

云岩西麓石林开,便拟从君卜筑来。


乱后有田谁种得,好山过尽首空回。

先亲膝下共游人,孤影飘零只我身。


今日再来如隔世,泫然衰泪落江滨。

石漏摇空一片天,月岩之号古相传。


孤轮高洁谁为比,老树婆娑亦宛然。


山碍不容千里见,崖侵常蚀二分偏。

岝崿一丘七洞连,崛奇千古霾云烟。


旋驱厮隶斸荒蔓,即为将军排好筵。


突兀诸峰云际出,扶疏众树席中穿。

东岩岩下古招提,四面阴森竹树齐。


山翠入帘朝过雨,炊烟拖巷午闻鸡。


老僧延坐劳清供,词客留诗续旧题。

家山乘兴一来游,万仞峰颠日未收。


疑帜久空唐将壁,残钟时起梵王楼。


穿云石磴萝阴合,过雨林峦黛色流。

两山齐起屹双阙,一岩突出刳寒月。
成行松桂自昭穆,入耳流泉间宫角。
向来妙思发天蕴,突兀小亭著能稳。
昼饮石壁下,苍苍云树寒。
忽逢一僧来,欲趁扁舟还。
云住叫岩寺,共看赭亭山。
猛虎向我前,山鬼向我后。
老僧已坐忘,寂然无何有。
据后天后,悟先天前。
盘桓盘桓,永矢弗諠。
老龙攫天来,神工郁随从。
振鬣生群峦,触颔尽虚空。
有地皆天行,是石作水用。
奇峰有此碧嶙峋,得到应无尘世人。
随处寒苔皆鹤迹,多年秃树总龙身。
云中吠犬生虚籁,天半吹笙集上真。
绿满平畴红满堤,轻舟浅水尚湖西。
林花和雨一齐落,山鸟呼人到处啼。
五簋佳肴非应客,一囊诗句但谋妻。
瀑色清明气犹雄,非烟非云非白虹。
兜罗绵光秀罘罳,琉璃□影摇帘栊。
风吹银潢洒苍壁,日照玉柱擎青空。
三峰卓立苍崖表,朝夕云烟自围绕。
几年不向眼中青,忽露全身万山晓。
凝然不动亘今昔,陌上行人空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