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驿外清江十里秋,雁声初到荻花洲。


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家住武夷精舍边,若非悟道必逢仙。


不为宰相浑闲事,只作名医也自贤。


羞与市争伯休价,尽教人负宋清钱。

遁翁精舍久荒凉,君去应先炷瓣香。


畴昔二难贤可并,即今一个弱堪伤。


时平多有农耕野,官好浑无卒下乡。

向来种花地,曾与五夫邻。


有客我同姓,见君如故人。


赤身穷至骨,碧眼妙通神。

征轩欲作武夷游,先借图经次第求。


须信神仙真窟宅,故令峰岫巧雕锼。


四时花木千岩秀,一水波澜九曲流。

秀气蜿蜒作武夷,岩峦窈窕白云飞。


再游未尽平生兴,六幅生绡画得归。

忆昔岁丙寅,束书从吾翁。


驱车服岭南,弭节湟江东。


湟江地僻左,穷年少过从。

武夷东道是何人,山得贤侯山愈神。


强项折腰人不见,山中荣木自欣欣。

风柳疏无力,秋花冷不香。


客请随去燕,凉思起啼螀。


地入闽山隘,天连越树长。

闽地劳新命,羊城送旧知。
他宵一夜里,忆此八年时。
玉轸调珠水,仙云拥武夷。
雨洒无痕地,风吹有色云。
道情偏感我,清望最宜君。
双履如凫转,千松过岭闻。
睡美生憎晓色催,丹心自愧未能灰。
尘埃汩汩岁将暮,霜雾蒙蒙昼不开。
身外百端俱长物,时危万事入羁怀。
两岸青山下建溪,笋舆轧轧坐鸡栖。
人间最是吴儿乐,一枕清风过浙西。
幔亭仙吏入班司,十载重来睹汉仪。
宫鹊尚随玄武仗,江云长护定昆池。
青溪把酒游偏洽,画省裁诗出每迟。
日日山头望尽山,山高不见稿砧还。
不如化作山头石,留与行人作大关。
梦与神游会自然,乃翁于易发先天。
东周以上更三圣,南渡而来第一传。
入室饱参谁舍瑟,过庭精意自忘筌。
借得天公半日晴,好山看尽眼偏明。
肩舆午入崇安路,荷叶池塘闻雨声。
仙家楼阁望中迷,千仞峰峦九曲溪。
自有棹歌遗响在,不须游客谩留题。
岩壑阴深草树青,考亭书院倚寒屏。
圣贤道体非难见,千古川流不暂停。
水绕丹山昼夜流,此中风景足优游。
我来欲尽登临兴,直溯清泠最上头。
问水寻山到武夷,小船冲浪费推移。
浮云散尽日光露,三十六峰都献奇。
瑶台月上夜将分,劲节修仪见此君。
一段高标谁写得,九天凉露落纷纷。
采兰忆昔过湘浦,两岸修篁带雨看。
此日晴窗见图画,令人清兴满江干。
闲歌淇澳步虚庭,一炷炉烟绕翠屏。
试写潇湘秋半幅,砚池浮动墨花馨。
珊瑚石亚玉琅玕,摇曳云稍翠色寒。
疑是朝真仙佩响,清音缥缈碧云端。
武夷之山天所辟,三十六峰炫丹碧。
中有精庐祀紫阳,万古斯文赖昭晰。
东海之水龙所宫,吞吐日月涵长空。
小阁峥嵘山四傍,清溪来作九霞觞。
我来细酌看山色,山色长佳为不忙。
人人尽道为贫驱,出不高车食不鱼。
陋巷最贫谁氏子,藜羹瀹饭味诗书。
人生天地间,驰马历大块。
役役功名场,历历山水会。
伟哉东南区,嵚险闽越最。
海山翠叠青螺浅。
暮云散尽天容远。
匹马度江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