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


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


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


转石惊魑魅,抨弓落狖鼯。

汨汨避群盗,悠悠经十年。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

悔别故山远,愁行归路迟。


云峰杂满眼,不当隐沦时。

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符鸠。


不知此地从君处,亦有他人继我不。


尘土生涯休荡涤,风波时事只飘浮。

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


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

老松连枝亦偶然,红紫事退独参天。


金沙滩头锁子骨,不妨随俗暂婵娟。

故人折松寄千里,想听万壑风泉音。


谁言五鬣苍烟面,犹作人间儿女心。

流落江湖四见春,天恩复与两朱轮。


几年鱼鸟真相得,从此江山是故人。


碧落已瞻新日月,故园好在旧交亲。

春到梅梢雪作堆,庾郎愁眼为谁开。


白龟城里未曾见,徽岭句中浑寄来。

雪后花开人未归,津亭谁共把寒杯。


句中解道梅如雪,梦里可无人似梅。

冻蕊寒梢也自芳,断桥深坞独闻香。


山中行处花吹面,马上归时诗满囊。

绣作群峰玉作川,笔端秋思浩无边。


赐金增秩从民借,会费将军九万笺。

秋容洗雨雁浮空,牛斗之南江以东。


是处皆为群玉府,谁家不似水晶宫。


君侯总是文章伯,文物差宜锦绣胸。

常寂常居常寂里,年年月月是空空。


阶前未放岩根断,屋下长教海眼通。


本为入来寻佛窟,不期行处踏龙宫。

山山黄叶尽,残雪响枫林。


天入群峰小,泉归一壑深。


高松寒立影,明月正栖心。

锦帙牙签次第开,披襟山色满兰台。


初成汉苑然藜业,尽压梁园授简才。


一字霜风犹缥缈,千章河汉转徘徊。

十袭琅函散紫氛,碧窗遥夜拥兰芬。


群编尽废中郎箧,只字堪藏太史文。


万古江河谁白日,千秋闾巷有青云。

路突亭依石,林凹渚见沙。


嵚危几岣嵝,深蔚似琅琊。


客倦惊寒思,僧闲忘岁华。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岩背山椒一万株,青州糖毬天下无。


火龙行雨归东海,抛却红明颔下珠。

南珍卢橘与枇杷,北果红秋带晚霞。


清润入脾消酒渴,瓷瓯如雪更宜茶。

峨嵋居士有逸想,声名如山,才华万丈。
星芒月角恣幽赏,到处卿云随迭宕。


观山画水悟流波,胜因惯用无生奖。

七泽茫茫千里间,王师堠前初见山。
西子嵯峨高髻拥,东邻娇小秀眉弯。
背襄阻郢开肩背,大野青天豁面颜。
归帆拂掠皖公山,一路青峨立翠鬟。
曾见刘郎射蛟日,插天旌旆照孱颜。
隔江东望越州山,七载重来喜破颜。
却数故人今几在,一襟清泪湿潸潸。
处处青山云万重,山前驻马春茸茸。
手持芳草不知晚,踏破严州千万峰。
峰头新月起长笛,洞口流泉随短筇。
白首苕溪几我乡,青眼弁山如故友。
诛茅晚岁合岩栖,漂梗一生嗟浪走。
往往每来每太息,去去一步一回首。
苍茫一片莓苔地,随意触来还有声。
定是战坑馀箭戟,不然琴屋贮瓶罂。
名真过客多能记,迹古居人不敢耕。
青山不尽一重重。
重重如画中。
石根流水玉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