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维嵩之颠仙所巢,凡卉不敢争分淆。


千年双干腾老蛟,露月沐浴风枝敲。


雪霜贸贸青愈苞,天授非论地肥硗。

春到林梅得重权,首冬疏萼巳争先。


移栽尚记陪深斝,静看因思觅近篇。


佐世勋庸金鼎味,贪闲怀抱竹篱烟。

悠悠章江柁,复自姑孰北。


此身与此水,日夜俱无息。


关关林中鸟,软语如相识。

去载西陲夏正初,首惊禹阁下除书。


璇杓导旨方螭陛,珍圉迎釐又燕居。


三见纶音传诏玺,六看棨信到耕锄。

九重旒冕真知己,几度弓旌忆款门。


素志不为温饱计,赤心未报圣明恩。


鹤汀云雨暮应卷,牛渚风烟秋欲昏。

礼行鸣鹿盛侯邦,企慕才因既见降。


诏下菑川今第一,才如成纪古无双。


雷声龙化标应夺,笔力牛迥鼎易扛。

垂上甘泉玉笋班,又看均逸贺朱幡。


当涂自是号名郡,近北还知出异恩。


西望雪堂应坐啸,东连钟阜要蕃宣。

有美君子,尝观国光。


贤书载登,赤绂斯煌。


再命升爵,来于荆湘。

城东二十里,寺有古石城。


过尽绿桑野,还依流水行。


水穷山亦合,老木一区平。

昔时乘障楚江边,信笔题诗度岁年。
岂敢嘲风仍咏月,只思问舍与求田。
归心虽似陶元亮,句法宁窥孟浩然。
方与晴窗爱日亲,若为天又作重阴。
年来已是忧思过,老去那堪疾病侵。
默数七旬宁几日,更添一岁愈惊心。
鸥鹭相疏雁鹜亲,簿书丛里度光阴。
尘埃已觉胸中满,霜雪还从鬓上侵。
尽室修途方在念,连宵苦雨若为心。
洞中风水锁松筠,一见都忘老病身。
安得结茅长此住,临风临水作闲人。
锦袍兮乌帻,神清兮气逸。
凌铄兮万象,麾斥兮八极。
我思古人兮李太白,孰为使之朝禁林而暮采石也。
幅巾兮野服,貌腴兮神肃。
孤鶱兮风雅,唾视兮爵禄。
我思古人兮黄山谷,曷为使之六年僰道而九日姑孰也。
久历家庭役,今欣羽翼成。
此行为别驾,平步可颛城。
常整韦弦佩,要持冰檗声。
忆昨姑溪岁丙辰,老仙元日去班春。
当家句子频催客,省事天公却笑人。
紫凤天涯今已老,泥牛岁首又还新。
一望云烟兴欲飞,晴光聊复步熹微。
几年想像空怀古,今日登临自送归。
寒菊有花宜靖节,澄江如练忆玄晖。
雨映青山访谪仙,公厨分酿割肥鲜。
酣歌一曲西风里,顿失羁愁向酒边。
楚水涂山各一涯,今年还是去年时。
古来明月皆如此,我试停杯一问之。
丹桂飘香知有子,飞乌绕树似无枝。
冷风几夕野成秋,不觉生尘暑暗收。
石马偶惊草陇鹊,水龙闲伴豆棚牛。
人行江外程初稳,虫语田间岁已遒。
去年江水涨,田舍尽漂没。
民生各相弃,城市半空闭。
食草不留根,掘山类成穴。
高台突兀玉千寻,尚想当年翠辇临。
坐守夕阳移半塔,我吟未了让蝉吟。
春晴不慷慨,十日九清阴。
蝶宿花留粉,莺眠柳借金。
边尘方障眼,汉壁尚关心。
至今修竹下,陈迹忆山阴。
去去人如水,行行杖挂金。
柳丝偏惹恨,禽语更关心。
茂先寔王佐,仲举信时英。
气睹冲天发,人将下榻迎。
圭符肃有命,江国远徂征。
笋舆咿轧乱山隈,拥鼻清吟当探梅。
我已少知忧责少,人皆喜慰远乡回。
树犹绿暗知霜薄,云渐红深欲雪来。
闻道王明府,仁声已四传。
催科能不扰,赋入自争先。
理到顽民服,仁渐黠吏悛。
残春南寺客,日日计归程。
旅梦松阴满,乡思艾叶生。
莺花催客恨,风雨壮溪声。
咫尺横江路,因风盼好音。
论文三岁字,许国十年心。
姑孰传芳远,名公属望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