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知我欲去,寄情为我徵。


风知舟欲速,噫气为舟凭。


不以风搏江,谁与江力輘。

万里归舟巨浪间,只将青眼对青山。


青山好处惟彭泽,出岫云归倦鸟还。

英杰那堪屈下僚,便栽门柳事萧条。


凤皇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

八十日官,浩然归去,知心者希。
谓诗有招魂,姑言其概,注其述酒,亦特其微。
不事小儿,惟书甲子,皆是先生杜得机。

周纪唐纲一线间,旋乾容易转坤难。


不将庙祔来雄辨,焉得宗祧可再安。


国事固当元老定,德碑留与具臣看。

已曾采石酹诗仙,又拜书岩荐菊泉。


京口火头才负乘,柴桑处士便归田。


驰驱名并诸公驾,尸祝谁碑百世贤。

飘泛经彭泽,扁舟思莫穷。


无人秋浪晚,一岸蓼花风。


乡里梦渐远,交亲书未通。

江气弥漫接楚浮,潘郎双鬓不禁秋。


欲浇靖节荒祠酒,附得沙头贾客舟。

牢系扁舟在树根,依然风物晋时村。


几年思采东篱菊,此际狂倾北海樽。


野鹤离群翔碧落,江鸿排字入黄昏。

田头遇白叟,争说长官清。


决讼如转烛,往往得其情。


高风古灵派,惠泽流花城。

摇落山中曙,秋气满林隈。


萤光映草头,鸟影出枝来。


残星避日尽,断霞逐风开。

柳移彭泽县,江泛木兰桡。


远水初凝暮,青山独去遥。


沙明回断雁,月黑起寒潮。

陶令本遗世,三径亦已多。


感慨起田园,从容理弦歌。


一朝谢时人,去官如脱疴。

清秋古邑气象开,健令曳组从南来。


渊明已往狄公死,继有贤者荒山隈。


九江安流息骇浪,百里和气迎新雷。

书生笑率战船来,江上旌旗耀日开。


十万貔貅齐奏凯,彭郎夺得小姑回。

去家百里便言归,犹道无成白首非。


万里青天行蜀道,此心何日得无违。

循资白发绾铜章,明府何心解绶忙。


今日公田多十倍,折腰儿辈亦无伤。

睽离心事正忡忡,执手何能别此翁?


葭菼战秋江雨白,鹧鸪啼曙岭霞红。


贪狼斗柄才加戊,织女云车又向东。


我忆陶潜旧乡里,到家休负菊花丛。

几年作县山城里,只缘五斗官仓米。


终朝汨没簿书间,矮屋抬头头不起。


可堪时事日巳非,赋归岂为乡里儿。

江平风不起,一棹溯中流。


坐对桃花雨,行逢杜若洲。


老方知静乐,病岂为身谋。

昔贤才胜福,五斗亦难任。


归饮柴桑酒,忘弹单父琴。


羲皇上古意,晋室旧时心。

叠嶂起当路,江从何处来。


树梢山庙出,草罅石门开。


浅浪分流港,高空望远台。

清晓江风卷雾消,红衣扶桨带霜摇。


波冲断石蹲斑豹,树挂悬崖走黑貂。


叠叠危关当险要,曈曈旭日上云霄。

城东谁荐菊花卮,渐及秋风雁过时。


尘榻末由延上客,頖宫应喜得良师。


江边柳暗陶翁宅,山下云深狄相祠。

彭泽江边邑,萧疏靖节祠。


烟昏鹿皮画,草暗菊花篱。


咏德今千载,言归彼一时。

几年坛杏有辉光,百里新恩近拜郎。


匹马西风辞冀北,扁舟明月度浔阳。


莫思漉酒柴桑径,只合鸣琴单父堂。

一片孤城傍水涯,风涛日日涌江沙。


折腰此地荒松菊,不为督邮也念家。

菊花何太妍,摇落暮秋天。


幽意真相惬,孤芳剧可怜。


对吟堪竟日,服食更延年。

巾冠堕城府,桔槔无休时。


胸脾贮黄埃,非复林壑姿。


涎流方外胜,秦人望轩羲。

御风南去觉泠然,今日无惭御寇仙。
庐岳奇峰将出地,丰城宝气已连天。
诗书未敢当谋帅,忠信由来可涉川。